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穿成农家女:我在边疆开食肆 > 第一百四十章夜光居(1/4)
    老妇人突然落泪,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层层打开竟是半块残缺的青铜镜。镜面映出沈芋惊讶的脸,与镜背雕刻的狼首图腾遥相呼应。"五十年前,我随商队出玉门关,丈夫战死在楼兰"

    雪夜的食肆里,沈芋熬了滚烫的羊肉汤,听老人讲述河西走廊的往事。霍祁悄悄命人取来虎符,两半狼首严丝合缝。天快亮时,老妇人将青铜镜赠给沈芋:"当年我带着稻种想回长安,却被困在敦煌。如今见到你,也算圆了心愿。"

    开春时,沈芋在古河道旁开垦出三亩荒地。她将夜光稻与鹰嘴豆套种,又从西域引种了耐旱的苜蓿。霍祁带着士兵帮忙挖渠,小宝蹲在田埂上给每株稻苗系红布条。

    七月初七,食肆扩建的青砖瓦房落成。门楣悬着霍祁亲笔写的"夜光居"匾额,檐角铜铃叮当作响。沈芋站在新砌的土灶前,看着老周头教新收的回鹘学徒揉面,窗外飘来沙枣花的甜香。

    夜幕降临时,整座房子亮起星星点点的油灯。沈芋抱着小宝站在廊下,望着远处商队的火把蜿蜒如星河。霍祁将新酿的夜光米酒倒入陶杯,酒液映着天上的银河:"夫人可还记得初到河西时,你说要让月光稻穗照亮每寸沙地?"

    沈芋抿了口酒,甘甜中带着鹰嘴豆的醇厚:"现在不止沙地,连敦煌的商队都知道夜光居的鹰嘴豆羹。"她望着襁褓中熟睡的小女儿,"等孩子大些,我要教她认西域的每一种香料。"

    夜风掠过庭院,稻穗在月光下轻轻摇曳。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琴与驼铃声,沈芋在账本上记下今日进账,笔尖划过"鹰嘴豆三十斤""藏红花的蜜两罐",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带着稻种独闯边疆的清晨。

    如今食肆梁柱上悬着晒干的葫芦,窗棂贴着小宝画的歪扭骆驼。

    沈芋蘸着茶水在木案上记下明日要试制的新食谱——夜光米配波斯鹰嘴豆,再撒上些敦煌的苜蓿粉。笔锋流转间,窗外的月光正悄悄爬上新翻的泥土。

    沈芋在夜光居的生意日渐红火,来往的商队、戍边的将士、甚至敦煌城里的百姓都慕名而来,只为尝一口她亲手烹制的鹰嘴豆羹和夜光米酒。她的食肆成了河西走廊上的一处热闹地标,连带着周边的集市也兴旺起来。

    一日,沈芋正忙着在后厨调配新研制的香料,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