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庆十年,十岁的苏知知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小朋友。
元宵节晚上靠猜字谜赢了一盏花灯,还有七百两银子。
加上过年时的的压岁钱,苏知知的小金库里有将近八百两银子了。
苏知知的钱包鼓了之后,很够意思地给郝仁、伍瑛娘送了个小红包:
“这是给爹娘的分红!”
“好,那就多谢知知了。”
郝仁把女儿给的红包放在手里摸了又摸,嘴上没多说什么但是一整天唇角都是扬起的,比以前得了孤本还高兴。
伍瑛娘拿着小红包,笑着把女儿抱在怀里亲了一小口:
“爹娘没有猜,怎么有分红?”
苏知知解释:“因为如果爹娘没付十两银子,我就不能猜了。街上有好多小孩,可能他们都会猜字谜,只是付不起十两银子这么贵的价格。”
苏知知和慕容婉那日各领走一盏花灯后,围观人群中有不少孩子也想试。
有些富庶人家愿意掏十两银子出来给孩子玩玩,不少人则听说猜谜要付银子后就歇了心思。
苏知知很庆幸爹娘大方出了钱,虽然一开始出这钱是为了让爹猜谜。
发了小财的苏知知不仅发了红包,还要请宅子的大家一起吃饭。
秋锦玉说:“外边吃的又贵又少,味道也不如我们自己做的,知知可以出钱买菜,我们买了食材在家做古董羹。”
苏知知也觉得这个办法好。
以前在岭南,冬天温热,很少想吃古董羹,但是来了北方之后,冬天到初春时都好冷,天天都想煮汤涮肉片吃。
秋锦玉、倪天机带着苏知知出门买菜了。
秋锦玉负责选菜和讨价还价,苏知知付钱。
倪天机负责提菜,几十斤的菜提在手里,不多喘一口气。
买完下古董羹的食材后,他们还去东市的一家酱菜铺子买些下饭的咸菜。
秋锦玉牵着苏知知:“再过两日就出正月了,知知就要选书院去上学了。”
苏知知听到此事已经不激动了,只是心存一丝侥幸:
“听说长安的书院都要考试才能进,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。”
倪天机面色轻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