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达对大唐皇帝无上的感激和敬意。”
颉利可汗说完,便站起身,对着南边长安的方向,煞有介事地鞠了一躬。
唐俭见状,也站起来,笑呵呵道:“大汗不必拘礼,我大唐皇帝说了,已经为大汗及大汗子民,规划了关内一片土地,等到天气转暖,大汗可带着族人,迁入我大唐定居。”
“如此以后,我大唐与突厥,便是同吃一口锅,同饮一口井的兄弟。”
听到唐俭的话。
颉利可汗佯装欣喜,连忙表示一切愿意听大唐皇帝安排。
殊不知,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。
因为他从唐俭的话中,已经知道,大唐不会对自己动武了。
眼下是二月,离天气转暖,还有几个月。
这几个月,不说足以休生养息,但起码能让颉利可汗安稳度过寒冬。
至于迁移进大唐境内,被同化为大唐人这种事。
颉利可汗自然不会愿意。
他已经想好,等天气转暖,他就带着东突厥的残部,穿过漠北沙漠,去投靠更北的吐谷浑。
再过几年,等东突厥恢复元气。
颉利可汗保证,自己会卷土重来,夺回丢失在唐军手上的一切。
当然,这是颉利可汗一厢情愿的想法。
殊不知,唐俭此行的目的,就是为了进一步麻痹颉利可汗。
按照最近定制的计划。
唐军准备在天气转暖以后,轻装上阵,直接包围整个阴山,届时对颉利可汗发动最后一击。
否则,唐俭也不会深入虎穴,来到东突厥的营帐中。
他准备稳住了颉利可汗之后,择日回去传书给长安的李世民,汇报计划第一步的成功。
只不过,唐俭忽略了一个人——李靖。
就在不久前,李勣在白道截杀过一次颉利可汗之后,李靖前来与其汇合。
这两人都是带兵打仗的能手,对战场局势有自己的判断。
当时,他两就进行过一个商议。
李靖认为,颉利可汗虽然败得一塌糊涂,但东突厥底蕴尚存,兵马仍有很多。
李勣对此赞同。
并且结合颉利可汗的逃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