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了队伍来青阳县大肆采购,如此一来整个村子只需要租赁一两辆车就行,价格更加划算。
与此同时,周师爷也派出了几支队伍,护送着雕刻精致的黑檀木盒子往四面八方去了。
这些队伍打着青阳县县衙的名号去往南崖州各大城市,见的全是当地有名的富户、大商行,其中还有一行人快马加鞭去了桐木城,先是见到了宋大人,递交了周师爷亲笔书写的厚厚信封。
宋大人最近心情很糟糕,如今灾情已经如此严重,各地官府都该赶紧组织力量救灾才是正道,就算要迎接钦差大臣,大家已经为大臣办了接风宴,又以“汇报工作”为由陪着钦差吃吃喝喝了好几天,总该要散了办正事了吧?
但知府大人显然并不这么想,依旧命令各地官员陪着钦差大人吃喝玩乐,而钦差大人被伺候得挺舒服,也没有马上开始干活的意思。
宋大人好几次在宴席上都差点憋不住,也就是他如今被现实磨平了不少棱角,换做刚入官场那两年他早就直言呵斥了。
直到收到周师爷的信,宋大人才生出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之感,倒是庆幸自己被留在了州府。
要说南崖州哪里有钱人最多?非桐木城莫属。
何况各处的官员也在此,不比他们辛辛苦苦一个一个地方去宣传要方便?
宋大人抖擞了精神,连日来憋着的火气都平复了不少,一夜都没睡着,不断思索完善着要做的事情,饶是如此,第二日嘴角的火泡都消了大半,非常真实的展现了什么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。
这日宋大人与其他人一起在宴席上陪坐时,难得的集中精神听着以王知府为首的一群人对钦差和大人各种追捧,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插入话题。
不想他与往常不一样的态度引起了和大人的注意,他主动开口:“宋大人今日精神看着好了不少。”
听起来是一句打趣的话,语气却不乏嘲弄,毕竟这段时间小小的青阳县令居然一直不冷不热,和大人嘴上不说什么,心里却很是不悦,只不过他是皇帝心腹,自然也清楚朝廷各个官员的情报,知道宋大人正是因为不懂逢迎才几次调动后到了这远离中枢的地方,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。
但皇上既然没将他一撸到底,说明还是想用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