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澈自陇右道观归来,又在边关连番苦战,威名愈发远扬,引得长安城中达官显贵、文人墨客竞相追捧。恰逢春日,长安城内牡丹盛放,花开似海,娇艳欲滴。太平公主为了彰显大唐盛世之繁华,也为了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拉拢人心,便决定举办一场牡丹诗会。消息一出,长安城内有诗才者皆跃跃欲试,都想在诗会上一展身手,博得公主青睐,若能因此踏入仕途,更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。
这日,阳光明媚,微风轻拂,皇家园林内牡丹绽放,红的似火,粉的如霞,白的像雪,五彩斑斓,花香四溢。诗会就设在这园林之中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曲径通幽处皆是赏花之人。湖面上画舫摇曳,丝竹之声隐隐传来,好一派热闹景象。
林澈与太平公主携手步入园林,众人见公主驾到,纷纷行礼。太平公主今日身着一袭华丽的牡丹色宫装,绣着金线的牡丹栩栩如生,仿佛要从衣料上绽放开来。她头戴凤冠,珠翠摇曳,容光焕发,尽显皇家威严与高贵。林澈则身着一袭月白锦袍,腰间束着一条玉带,佩着象征他身份的铜制腰牌,身姿挺拔,气宇轩昂,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。
“今日诗会,旨在赏牡丹之美,品诗词之韵。诸位皆是长安才俊,望能各展才华,为本宫献上佳作。” 太平公主声音清脆,传遍园林每个角落。众人纷纷应和,眼神中满是期待。
诗会开始,众人围绕牡丹纷纷作诗。有人吟道:“牡丹娇艳乱人心,红粉枝头映日临。” 有人诵: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 。” 这些诗作或赞美牡丹的娇艳,或借牡丹抒发自己的志向,一时间,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林澈站在一旁,看着众人吟诗,心中也在思索。他想起在近代所学的知识,对牡丹也有了别样的理解。此时,轮到他作诗,他向前一步,朗声道:“公主,诸位,在下献丑了。” 说罢,略作停顿,缓缓吟道:
“牡丹岂止色香浓,根系深扎土中逢。
光合储能花绽放,花谢化作肥泥供。
花中王者非虚誉,实用之功亦无穷。
若问此花何所以,自然之道蕴其中。”
众人听后,先是一愣,随后议论纷纷。有人觉得这首诗别出心裁,从科学的角度阐述牡丹生长之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