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家被大水淹后墙都塌了,一堆烂泥堆在院中,也没人清理,臭气熏天。
郑母的腿刮了肉,疼得厉害,躺在床上“啊呦啊呦”,每日只能靠周慧送饭。
昨日,周慧去了城里,回来灌了一肚子的气,就没想起这事。
她饿了一天,躺在床上破口大骂。
就在这样阴霾中,锣鼓喧天,从村口一直敲响直到郑家门口。
“谁家死人了?一大清早不消停。”
“听说是郑文轩那小子中举了。来人是送郑家喜报的。”
可惜,郑家人最近也是一肚子气,都没想着这个,什么也没准备。
锣鼓敲了半天,才响起稀稀拉拉的鞭炮声。
“哦,中举了呀。还以为中状元了呢。”大家都这样回答。
本来,这中举可是大事,更不要说小阳村此时只有郑文轩这么一个秀才。
但谁叫郑母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“我儿子日后是要当大官的”,他们早就听腻了。
现在听到举人老爷,觉得也就那么回事。
报信的人,见这村人很是淡定,都觉得稀奇。
也只有半大的孩子跑过去凑热闹。
“虎子,别看了,快回去,赶紧吃完去学堂。今天第一天上学,你敢偷懒,娘就饿死你。”
“你可得给我好好学,日后也做个大官。娘怎么也给你弄十挂炮仗放放,绝不像郑家那么小气。”
日子放晴,拖了那么久的学堂也该开学了。
村长也弄了一大挂鞭炮,炸得啪啪响,竟比郑文轩家还热闹几分。
郑太公本也要去学堂讲两句,勉励郑家族人的。
听闻郑文轩中举,他又跑了下来。
欣慰之余,对着郑母就是教训:“文轩有出息,你也消停点,别再给他找事了。以后在村里,见人三分笑,不许动不动就骂人,像个泼妇一样。别把文轩的名声都丢了。”
至于,喜钱,郑家没给。
是周家乐呵呵的给的。
他们家女婿中举,一瞬间就扬眉吐气了,喊了一堆人在家里热闹。
“慧呀,那算命先生算得还真准,你就快享福了。”
“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