妃的娘家势力不算大,也不算小,掌握实权的上上下下也没有几个,苏家人是跟着先帝一起打江山的,家中官员在朝廷上向来以耿直著称,皇上自己心虚,总觉得苏家人因为这事对他不满,所以有人弹劾元礼奏折内容有大不敬的时候,变起了试探之意,他本来并没有真的动怒,但是后来在有心人的唆使下发现元礼和张家来往密切,苏家是武将出身,元礼和文官走的近,犯了皇上的忌讳,一怒之下就定了个流放之罪,张大学是并没有求情,没过多久便辞官回乡,倒是长宁郡主因为这件事大闹了后宫,长宁郡主跟苏王妃情同姐妹,自然不能忍心她的哥哥和嫂子去那种地方受罪,她劝不动皇上私下找人把苏子墨给弄了出来,所以流放的犯人少了一个,没有追查,是因为皇上知道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坐这等不要脑袋的事情的,也只有他这个唯一的妹妹,他自然不能治长宁公主的罪,只能把人给关起来,怎么说也是皇家的血脉,小小年纪去了那流放之地,可能就得交代在了那里,事后觉得自己可能做的有些太过的皇帝,也就没有在命人彻查这件事,所以苏子墨才会逃脱的那么顺利,只是天不随人愿,一场洪水让他险些变成了奴隶,遇到了施南絮便有了后面的事情,而元礼他们能重获自由之身,是因为苏家的老太爷病逝,在过去之前求皇帝能轻罚元礼和苏王妃,可能是皇帝动了恻隐之心,所以宣王府的上上下下才能脱罪,这些都是徐图南从张家那里得到的,为了避嫌,元礼回来以后并没有再跟张家的人见面,私底下有没有系就没有人知道了。
总之一句话,宣王府遭的这些罪,不过就是皇帝陛下心里的不安,施南絮听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,这里提人权什么的,非常可笑,她没有改变这个环境的能力,也只能学会适应,但是这种朝官袍加身夕落醉下狱甚至抄家的世道很是不是,因为就算你本本分分的过日子,也难保不会有人陷害,那些围观的虽然前呼后拥的,看着很风光,但是荣华富贵抵不过龙椅上的那一位的一皱眉,当官真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
过了正月雪就开始化了,在家里摸了一个冬天的人,也慢慢的活跃起来,虽然离种地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,但是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起来,有人注意到徐家少了个小子,问起来徐家一致说去县城探亲,这样也就没有人在意了。
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