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微让她去一边歇息,自己在案前端坐,老实抄经。
有了上辈子的经验,她对太后的脾气摸得透透的。这抄经之事,太后既是当面跟自己提了,那就不能有一丝糊弄。这偌大的王府,多少双眼睛半睡半醒,其中有一双恐怕就是太后的。
天亮之后,她将抄好的经交给曹松,令人送进宫去。
车马已经备好。
上辈子,孙微是豫章王妃,每每出门,皆是王妃的仪仗排场。
当下,这车马却是简朴。两辆寻常的妇人安车,旁边跟着几个仆婢。
管车马的掌仆过来行礼,道:“先王丧期未过,府中只有这些朴素之物可用,还请王妃和夫人见谅。”
孙微知道规矩,便是丧中,王妃的用物也不止如此。究其缘由,自是司马隽并没有拿自己当正经的王妃看待。
“无妨。”孙微道,“有劳掌仆。”
如贺姬所言,香露庵离王府不远。
庵中的比丘尼早已得了信,在山门迎候,见礼之后,引孙微和贺姬入内。
拜过佛做过法事,比丘尼又引着二人到寺内的园子里歇息,饮茶赏景。
正值夏末秋初的炎热之际,这庵中却因得地势高,比别处凉爽。
孙微坐在亭子里,喝一口茶,赞叹道:“妾在苍梧之时,久闻建康繁盛,名士风雅不可言。如今所见,莫说王府,就连这尼庵也无处不是雅致,方觉当年所闻不虚。”
贺姬这些日子,正为王府里突然来了孙微这么个继妃气不顺。但毕竟她只是个妾,纵然在私下里不将孙微放眼里,可在孙微面前,也还是少不得比从前收敛些。
而今日,孙微突然邀她出来,看上去待她比别的姬妾不一样。无论言行举止,孙微皆是客气,贺姬说什么,她都应承着。
贺姬见得如此,认定孙微是个好拿捏的,往日的气焰又重拾起来。
她听着孙微这番感慨,觉得这继妃果然见识浅薄,又不由地笑了笑,朝青倕看一眼。
“王妃谬赞了。”贺姬道,“建康确有许多名园胜景。不过这香露庵么,因得离王府近,女眷们常来,故而先王总会多舍些香油钱为他们修缮。与别的名胜相较,香露庵着实算不得什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