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,还要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王妃。”
“啪”地一声,太后砸碎了手中的茶杯。
“东宫谋士……还要将性命托付?”太后气得颤抖,“你对太子下了什么蛊,竟教他说出这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话!”
太后震怒,宫里头跪了一地。
万寿郡主抿了一口茶,垂眸看着不远处的鲁氏。此人倒还是一如既往地镇定,仿佛见过不少大世面。可纵使再镇定,她乍听此事,仍觉不祥。她倒是乐意看看鲁氏如何应对。
孙微平静地答道:“妾不记得太子说过这话。”
“不记得?”太后冷笑,“你是说,这内侍凭空编造了这些话?”
“妾的话于太后不过片面之词。太后何不召见太子?太子与妾一道,应当能将其中误会解释清楚。”
“其中还有什么误会?”长公主在一旁道,“东宫失火,你侥幸言中,便以功臣自居,取信于太子。太子已然中计,听信你的话,不惜以身涉险前往京口,而后遭遇了兵变。母后,这里头的关联恐怕不只这一星半点。钦天监为何在兵变之时,请太子前往京口;而鲁氏又为何偏要同行,甚至利用了为太后祈福的名号,这里头,恐怕大有学问。往好的说是巧合,往坏的说,恐怕鲁氏还是兵变的同谋。”
孙微心想,好一副颠倒是非,血口喷人的口齿。
上辈子,她与长公主关系甚好,倒是不曾见识过这等本事。
不过观之太后的神色,孙微知道,这些话,她都听进去了。
孙微道:“若长公主怀疑妾是同谋,何不将妾交于廷尉审问?”
太后的耳朵里没有廷尉,只有同谋二字。
她心头划过千万般心酸,怒道:“你已经害死了我儿,如今又要来祸害太子,我岂能容你!来人,先打二十杖杀威!”
眼看内侍们来势汹汹,孙微大声道:“太后不是想知道真相么?是谁人指使了钦天监,是谁谋划了兵变!”
太后面色一变,孙微正要继续说,忽而听到一个声音道:“够了。”
看去,竟是万寿郡主。
她知道孙微就要指认北府兵变的幕后黑手,她也知道太后恐怕不会立马信,可她仍旧不能让孙微说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