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乾宫深帷 > 第123章 革故鼎新谋长远,风云际会再波澜(2/5)


    他向李承乾提出了一系列更为大胆且全面的吏治改革方案。其一,推行官员轮岗制度,规定官员在一地任职不得超过一定年限,期满后需调往其他地方任职,以此来防止官员在当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,避免贪污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。其二,建立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,要求各级官员定期如实申报个人及家属的财产情况,朝廷设立专门的核查机构,对申报内容进行随机抽查核实,一旦发现瞒报、虚报等情况,严惩不贷。其三,完善官员弹劾机制,放宽官员之间以及百姓对不法官员的弹劾条件,只要有确凿证据,无论是朝堂之上的同僚,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,都可向朝廷相关部门发起弹劾,让官员时刻处于监督之下。

    这些改革方案一经提出,便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不少官员认为此举过于严苛,会让他们的日子过得“如履薄冰”,纷纷表示反对。但苏瑾据理力争,他在朝堂上慷慨陈词:“诸位大人,吏治清明关乎国家兴衰,我等身为臣子,理应为国为民,若自身清正廉洁,又何惧这些监督之举?唯有如此,方能让朝廷选贤任能,让新政惠及天下百姓啊!”

    在李承乾的支持下,吏治改革方案开始逐步实施。苏瑾亲自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,对于那些抵制改革的官员,他耐心劝导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;而对于那些公然违抗、妄图破坏改革的官员,则毫不留情地进行惩处。随着改革的深入,官场风气愈发清正,新政在各地推行得也越发顺利,越来越多有能力、有操守的官员脱颖而出,为地方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    韩烈促进边民融合

    韩烈在成功击退游牧部落的进攻后,并未因边境暂时的安宁而放松警惕。他深知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边境的潜在危机,光靠武力震慑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促进边境地区的民族融合,让大乾朝的边民与周边部落的民众能够和谐共处、互帮互助,形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。

    韩烈先是向朝廷上书,提议在边境地区设立更多的互市贸易点,并扩大现有互市的规模和交易种类。朝廷批准后,边境的互市变得更加繁荣热闹,不仅有各种生活用品、生产工具的交易,还增加了文化用品、特色手工艺品等的交换。大乾朝的商人带来了精美的书籍、笔墨纸砚等,让周边部落的民众感受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