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乾朝取得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后,边境上下一片欢腾。士兵们欢呼雀跃,百姓们也奔走相告,对击退敌军充满了信心。然而,韩烈和李承乾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,他们深知,敌军实力依旧强大,这次的胜利只是暂时的。
韩烈迅速组织士兵对战场进行清理,救治伤员,统计伤亡人数。此次战役,大乾朝虽成功击退敌军,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许多年轻的士兵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。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,韩烈心中满是悲痛,但他明白,此刻不是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,必须尽快整顿军队,恢复战斗力。
在后方,李承乾也在紧锣密鼓地调配资源。他下令各地加紧征兵,补充前线兵力的损耗。同时,命工部加快制造兵器和铠甲,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。此外,还安排户部筹备粮草,确保前线的物资供应充足。
韩烈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,将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士兵提拔到重要岗位,激励士气。他还根据此次战斗中暴露的问题,对训练内容进行了调整。加强了士兵们在复杂地形下的作战训练,提高应对敌军骑兵突袭和各种战术变化的能力。同时,组织士兵们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防御工事,发挥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优势。
然而,在这看似有条不紊的战后整顿过程中,却暗藏着危机。随着征兵工作的开展,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,开始滥用职权,强征百姓入伍。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顶梁柱,民间怨声载道。一些原本支持朝廷的百姓,也开始对朝廷的做法产生不满。
在军队内部,部分士兵因战争的残酷而产生了恐惧心理。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战斗的惨烈场景时常在他们脑海中浮现,影响了他们的训练状态。而且,由于连续作战,士兵们疲惫不堪,物资供应也未能及时跟上,导致一些士兵心生怨言。
在外交方面,那些原本态度暧昧的国家,看到大乾朝取得了一次胜利,态度有所转变。但这种转变并非真心实意的支持,而是出于对局势的重新考量。他们一方面对大乾朝表示祝贺,另一方面却在暗中观望,试图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,以便谋取更大的利益。
与此同时,敌军虽然在此次战役中受挫,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进攻的计划。敌军将领在后方重新集结兵力,调整战略。他们意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