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看出了陆晨阳的态度,心里有些失落,但又觉得合情合理。
张怀仁说道:“晨阳,听闻这次你回京是为了跟陛下商讨讨伐义林军一事?”
这事不算是秘密,几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。在太子还没跟陆晨阳提这事的时候,满京城都在议论这件事了。
陆晨阳也不隐瞒,“确实有此事,不过还在商讨,并未确定。”
有个书生说道:“商讨?还要商讨什么?义林军诓骗百姓,藐视朝廷,此等乱民,自当应尽快平定才好让百姓休养生息啊。多耽误一日,不知多少要深受其害。你怎能如此无动于衷呢?!”他又道:“大人现在发兵,收拢义林军,占下冀州,以冀州为据点,再去驰援淮安,击退鞑靼。从此,大人便可占下大半大乾……”
这对陆晨阳来说也是一件好事,到时候他甚至可以跟乾元帝分国而治!
“宋兄,慎言!”张怀仁警告了一声。
陆晨阳如今什么身份,能让他如此冒犯?
陆晨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这些都是陆晨阳的同窗,年纪都比他大,也取得了举人功名,一直想要再进一步。不过看这样子,这些年应该没什么进步。
这些人还维持在读书人的思维中,他们能看出来,陆晨阳进京是因为乾元帝想要平乱义林军,也能看出来,这事得靠陆晨阳出力。
他们凭借着一腔热血,义气上头就想让陆晨阳去出兵,却根本不考虑这背后的诸多牵扯。
他其实是有些懒得跟他们说些什么,但是他们都是读书人,说不定日后也要入朝为官。任由他们如此执着己见下去,只怕以后会让百姓遭殃。
陆晨阳想了想,说道:“宋兄当真是真知灼见,如此高见,满朝文武想不到,我想不到、太子想不到、陛下想不到。全都靠着宋兄来提醒,宋兄未能入朝为官,真是大乾的损失啊!”
一番话说得宋书生面红耳赤,他听出了陆晨阳的嘲讽,但却又觉得自己没说错。
陆晨阳冷冷地说道:“你当战争只是你一念之间的事?你可知,你一句发兵,多少将士会战死沙场?你又可知,大军每日消耗掉粮草从何而来?陛下深思熟虑,你却觉得思虑得不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