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夫郎家的科举高三牲 > 第87章 这位更是影帝级别(2/4)
。但这第三场的策论就有些难为人了吧!”

    此话说出,立刻引发了众多书生的共鸣。

    “真没想到今年如此另辟蹊径,我回家后与兄长讨论时,他才与我点明其中玄机,说表面上是考财政,实际上还是围绕民生问题展开。只可惜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前面问题上了,对第二问的解析不够深入。”

    “我倒是看出来了,只是觉得自己回答得很一般,四书五经可没教会我们该如何去实际治理国家啊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难的策论若是能拿到会元者,想必是天纵奇才,才华远超你我之上甚至能力已达一郡之守。”

    现在全城上下守卫最森严的地方除了皇宫就是贡院。

    糊名弥封的试卷送往贡院办公处。考生所写的试卷叫“墨卷”,然后誊录官要用朱笔誊录考生试卷,誊录后的试卷叫做“朱卷”。

    誉录完毕后,由对读官核对考生卷与誊录卷,核对无误后盖章确认。弥封、誊录、对读官都要将自身姓名、官职标注在墨卷之后,之后交予阅卷官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和考生有关的官员都不能参与阅卷。所以阅卷官大都是来自翰林院的学士,同样科举出身的清流之辈。

    阅卷官阅览誊录后的朱卷,同考官阅卷后中意的试卷,会在试卷上盖一“取”字,批有“取”字的试卷将送到主考官手中,主考官满意的话,就会在试卷上盖—“中”字。

    严顺和同事们坐在一起场面话也不说,拿着笔就是上手批阅,选拔国家的栋梁之才,容不得有丝毫的疏忽,这些道理对于他们已经当官多年的人来说早已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前面试题阅卷官们尚且面带笑容,但看到策论就忍不住开始蹙眉叹息。

    “这次会试策论确实有些难度,但也不离本源千里,怎会答得如此马虎疏漏。”一位大学士叹气道。

    “还是不够灵活,四书五经确实掌握扎实有度但不知道该如何去运用,都是缺少阅历的文章啊。”

    有一位阅卷官拿出两份试卷说道:“这两份不错,写的有理有据,思路清晰。这份在形成地方经济上举措很详细瞧着对此道颇有研究。”

    严顺听到后赶紧叫他拿过来,浏览过后也是满意点头,提章在这两份试卷上盖了一个“中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