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“陛下,依老臣之见,奚修撰出身寒门,若非陛下恩赐官宅,他恐怕连在这京都立足都颇为艰难,更遑论为朝廷效力了。所以,老臣觉得陛下赏赐奚修撰适量的钱财合理,既能满足他当下的需求,又能体现陛下对他的恩宠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”
此言一出,其他官员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既不失礼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中规中矩的赏赐,恰恰是这些官员们所最为需要的,既不会引起过多的非议,又能让受赏者心满意足。
明仁帝微微眯起眼睛,静静地思考着众人的意见。片刻之后,他小幅度地点了点头。随后,他缓缓地将目光转向另一边的泰王李承坤,向他问道:“承坤,你觉得呢。”
李承坤想了一下,说道:“回父皇,儿臣觉得金银财宝不过是些寻常之物罢了,奚修撰才华横溢若是父皇将孤本典籍赠与他,想必奚修撰也是感恩戴德,必定能激发他更多的才情,为我朝文化增添一抹璀璨之光!”
“再者,若父皇开此先例,直接将奚修撰提拔一阶官位,以他六元及第之盖世文星之名,此举不仅可彰显父皇之圣恩浩荡,亦能让天下学子知晓,只要有真才实学,便可得圣上青睐,如此一来,百姓自不会有过多言语。”
说罢,他微微翘着嘴角,静静等待着明仁帝的回应。一旁的大臣们则依旧微垂着眼眸,神色各异,都在权衡着此事的利弊。金银财宝不过尔尔那是殿下您不缺金银财宝,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呐。
明仁帝轻轻笑了一下,道:“你的想法不错,既有对奚爱卿的赏赐,又能起到激励群臣之效,确是一举两得之举。”
“敬阳。”
敬阳公公及时躬身上前:“哎,陛下,老奴在。”
“奚爱卿年少有为,朕就赐他金银珠宝若干,孤本典籍一箱,赏奚爱卿之功劳。也望各位爱卿如宝剑常砺,为社稷添华章。”
但众人皆知,明仁帝向来重视人才,此次对奚修撰的赏赐,亦是向天下表明了朝廷对有才之士的态度。
臣子们纷纷跪下高呼“陛下圣明,臣等谨遵圣命,吾等必当勤勉有加,不负圣望。”,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项,明仁帝有些乏力地挥挥手叫众人退下。
明仁帝坐在龙椅之上,原本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