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未曾料想,静雅同学对宋代婉约派大家李清照的诗词情有独钟,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,实属难得。”高先生听闻其声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,显然,他亦被李清照这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深深吸引。
“静雅同学,我真小看你了,别看你年纪不大,可是却博学多才,李清照,这位宋代词坛的璀璨明珠,她的词作婉约而深情,堪称一绝。你提及的《醉花阴》,便是其代表作之一,让人回味无穷。至于你提及的创作时期,实则是宋代,一个文化繁荣、诗词兴盛的时代。”
静雅闻言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谦逊交织的笑容,“高先生谬赞了,我对李清照的诗词确实有着不解之缘,她的每一首词都像是与我心灵对话的桥梁。既然先生对诗词有如此高见,不知能否允许我斗胆一问,您对李清照的人生轨迹、创作背景以及她独特的艺术风格,可有更深层次的见解?我虽从母亲处略知一二,但总觉意犹未尽,渴望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风采。”
高先生微微一笑,眼中闪烁着鼓励的光芒,“静雅同学求知若渴,实乃可贵。关于李清照,她的生平与作品,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宝藏。我们不妨在日后的学习中,慢慢揭开这位女词人的神秘面纱,共同领略她那‘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’的细腻情感与卓越才情。”
当静雅那清澈如泉的眼眸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,耳畔轻轻回响着高先生那温润如玉的嗓音吐出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这八字箴言时,她的心灵仿佛被一股温柔的力量深深吸引,瞬间沉醉于那跨越时空的诗词意境之中。
她激动得脸颊微红,语调中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雀跃:“先生真是博学多才,对李清照的词作竟有如此深厚的造诣,今日得遇,实乃我之大幸!不瞒您说,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我也甚是喜爱,且能朗朗上口,您请听我给你背诵一遍。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这首诗词的大意是:红色的荷花已经开败,秋色已深,玉簟生凉,我轻轻提起罗裙,独自登上那兰舟小艇。遥望天际,云卷云舒,心中期盼着谁人的锦书能穿越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