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阳从海外归来后,满脑子都是在海外所见的先进技术和新奇事物,他决心要在国内掀起一场革新。
林阳首先向皇帝进言,阐述了海外那些机械装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巨大作用,以及新作物对于改善百姓饮食和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意义。皇帝听后深以为然,便授权林阳在京城附近先开展革新试验。
林阳召集了国内的能工巧匠,其中有一位名叫鲁大的铁匠,他手艺精湛,但一直局限于传统的打铁工艺。
“鲁师傅,我在海外看到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锻造机器,我们不妨也试着制造一个。”林阳对鲁大说道。
鲁大挠了挠头,有些疑惑:“赵侯爷,这水力如何能驱动锻造?小老儿实在难以想象。”
林阳耐心地解释着原理,还拿出自己在海外绘制的草图。鲁大看着草图,眼睛渐渐亮了起来:“侯爷,这虽然困难,但小老儿愿意一试。”
在林阳的鼓励和支持下,鲁大带着徒弟们开始打造这个水泥锻造机。他们在河边选址,建造起相应的设施。
同时,林阳也组织农民们开垦出一片新的农田,专门种植从海外带回来的新作物。他请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农李伯负责。
“李伯,这新作物种植方法与我们本土作物有所不同,需要更精心的照料。”林阳叮嘱道。
李伯拍着胸脯说:“侯爷放心,老奴一定尽心尽力。”
然而,革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一些保守的大臣们开始在朝堂上弹劾林阳。
宰相张大人站了出来:“陛下,赵文卓引进这些海外之物,破坏祖宗成法,惊扰百姓,实乃大逆不道之举。”
林阳据理力争:“陛下,革新虽会带来暂时的动荡,但从长远来看,必定会让我朝国力大增,百姓更加富足。”
皇帝坐在龙椅上,陷入了沉思。
在试验的过程中,水力锻造机的建造遇到了难题。由于对水流的控制不够精准,机器运转时总是出现故障。鲁大愁眉不展地找到林阳。
“侯爷,这机器小老儿实在是难以完善,怕是要辜负侯爷的期望了。”鲁大垂头丧气地说。
林阳鼓励他:“鲁师傅,不要灰心,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,我相信一定能成功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