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任。
“知道了”应蕴安谛听。
交代完,我带着头蜈下了车。又在车锁上贴了符纸,以防我不在的时候鬼来偷袭应蕴安。
应蕴安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大猛男,压根就对抗不了鬼。
车外的鬼影越积越多,在朦胧的雾霾中若隐若现,它们晃晃悠悠缓慢逼近。
这些鬼来自各个朝代。
有的穿着唐装,有的披着长袍,有的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,有的留着清代时期的长辫子,有的穿着这个时代的衣服。
它们有断手断脚中年人,有有身无头士兵,有先天性残疾的老人,双目失明的孩童。
老弱病残,应有尽有。
鱼龙混杂的鬼魂,一时间分不清这些鬼中谁才是幕后主使。
呼……
一阵风席卷而来,带着刺骨的寒意,就像是夏季一霎成了冬季。
伴随而来的,还有诡异阴森孩童嬉笑。
“嘻嘻嘻。”
“红盖头,喜暖轿;穿红衣,套红鞋;媒婆两两扭秧歌,敲锣打鼓迎新娘;婆家笑、娘家哭,新人又哭又笑进婚房。”
“嘻嘻嘻。。”
“红盖头,喜暖轿;穿红衣,套红鞋;媒婆两两扭秧歌,敲锣打鼓迎新娘;婆家笑、娘家哭,新人又哭又笑进婚房。。”
歌谣一点点侵蚀脑海,孩童的声音越逼越近。
我警惕地看着四周,想要找寻声音的来源。
然而!
孩童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,压根无法辨别方位。
呼呼呼!
又是一阵阵大风袭来。
冷到刺骨。
冷到心口发颤,冷到双腿麻木。
“嘻嘻嘻嘻嘻嘻。”
“红盖头,喜暖轿;穿红衣,套红鞋;媒婆两两扭秧歌,敲锣打鼓迎新娘;婆家笑、娘家哭,新人又哭又笑进婚房……嘻嘻嘻,红盖头,喜暖轿……”
转瞬即逝!
歌谣在耳畔响起,就像是好几个孩童贴着耳廓旁吹气。
我的眼神忽而警惕,猛得侧目看去。
意料之中!
双肩各自趴着一男一女,它们身着红棉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