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退这股凶残的倭寇后,胡秋水和村民们在寺庙中默默收拾着残局,掩埋同胞的尸体,安抚幸存者的伤痛。可每个人心中都清楚,倭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,这片土地的安宁依旧遥不可及。
一连数日,胡秋水都在寺庙附近的山林中观察地形,思索着更为有效的御敌之策。这天,他如往常一样外出勘察,行至一处山坳时,突然听到一阵整齐有力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军令声。胡秋水心中一惊,以为又是倭寇来袭,急忙躲到一块巨石后。
待队伍走近,他才发现,这是一支身着鲜明甲胄、纪律严明的军队。为首的将领,身姿挺拔,目光如炬,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英气。胡秋水心中好奇,等队伍稍作休息时,他鼓起勇气上前询问。
“敢问将军,您是哪方将领?为何到此?”胡秋水恭敬地拱手问道。
将领打量了胡秋水一番,见他虽衣衫破旧,却神色坚毅,便和气地答道:“我乃戚继光,奉朝廷之命,前来清剿倭寇。”
“戚继光!”胡秋水又惊又喜,“久闻将军大名,如雷贯耳!”他激动地将自己和村民们遭遇倭寇的种种惨状,以及之前的反抗经历,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戚继光。
戚继光听后,面色凝重,长叹一声:“百姓受苦了。这些倭寇猖獗已久,我定要将他们彻底赶出大明领土!”
胡秋水看着戚继光坚定的眼神,心中涌起一股希望,他忍不住说道:“将军,我虽不懂武艺,但知晓一些奇巧之法,或许能助将军一臂之力。”
戚继光饶有兴趣地看着他:“哦?愿闻其详。”
胡秋水便将自己制作简易火器、设置陷阱的方法,以及利用地形作战的思路,详细地讲给戚继光听。戚继光听得频频点头,眼中满是赞赏:“胡兄弟果然聪慧过人,这些方法看似简单,却十分实用。”
从那以后,胡秋水时常与戚继光探讨抗倭策略,两人虽年龄差距颇大,却在一次次交流中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成了忘年之交。
一日,戚继光邀请胡秋水参观他的军队训练。校场上,士兵们步伐整齐,喊杀声震天。长枪兵、刀盾兵、弓箭手各成队列,配合默契地进行着战术演练。
“胡兄弟,你看我这鸳鸯阵如何?”戚继光指着演练的队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