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> 第140章 对抗渐冻症的中西探索(1/4)
    在胡秋水于民间行医的日子里,岭南的医馆成了百姓们寻求希望的港湾。这日,医馆外阳光炽热,蝉鸣阵阵,一位身形清瘦的年轻男子在家人搀扶下,缓缓走进医馆。男子名叫蔡小石,面容憔悴,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无奈。

    胡秋水见状,赶忙迎上前去,将他们安置在诊台前。只见蔡小石四肢肌肉明显萎缩,双手微微颤抖,连简单的动作都显得十分吃力,说话时,言语也含糊不清,声音微弱。

    胡秋水先为蔡小石仔细诊脉,脉象细弱无力,且伴有涩象,如同溪流在干涸的河道中艰难流淌。接着,他又观察蔡小石的舌苔,舌苔薄白,舌体胖大且有齿痕,舌面津液稀少。从中医理论来看,人体的肌肉、肢体运动与脾胃、肝、肾三脏密切相关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主肌肉、四肢;肝主筋,肾主骨生髓,肝肾同源,精血相互滋生。蔡小石的种种症状,表明他的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无法濡养肌肉;肝肾亏虚,筋脉失养,导致肢体痿软无力。

    胡秋水轻声询问:“小石兄弟,你这症状是怎么开始的?平日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?”蔡小石艰难地开口,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:“胡……先生,我起初只是觉得手指有些僵硬,使不上劲,后来慢慢地,手臂、双腿都越来越没力气,连走路、拿东西都变得困难,最近说话也……也不利索了。”

    家人在一旁补充道:“他吃饭也越来越费劲,吞咽都很困难,夜里还老是睡不好,翻个身都难。”胡秋水听后,心中已然明了,这极有可能是中医里的“痿证”范畴,类似现代医学中的渐冻症。渐冻症在中医虽无完全对应的病名,但根据其症状表现,多与肝肾亏虚、脾胃虚弱、气血不足、痰瘀阻络等因素有关。

    从自我诊断依据来看,蔡小石四肢肌肉萎缩、无力,这是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,无法滋养肌肉的典型表现;言语不清、吞咽困难,是因为脾胃虚弱,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影响了咽喉部的正常功能;睡眠不佳、翻身困难,则与肝肾亏虚,阴不制阳,虚热内生,扰乱心神以及筋脉拘挛有关。

    胡秋水深知,治疗此症需从整体出发,多管齐下。他决定采用针灸、推拿和中药相结合的方法,以延缓病情发展,改善症状。

    在针灸方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