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刘邦,他生于公元前 256年(乙巳年、生肖蛇),属火,他向代表巽风的东南方向行走,自然合上了火风鼎卦。
鼎卦卦辞曰:“元吉,亨。”
鼎卦象征鼎器,意思是说:“很吉利,顺利。”
由于主方随从客方行动,同时客方很聪明,并且依赖主方,所以形势对主方非常有利,一切都会进行得很顺利。
特别,刘邦与张良、魏彘等人的见面,正好属于鼎卦初六爻辞范畴:“鼎颠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无咎。”
意思是说:“大鼎翻倒鼎趾朝上颠倒下来,有利于清除渣滓无用之物;就如娶妾和妾生了孩子,无所怪罪。”
《象传》曰:“鼎颠趾”,未悖也。“利出否”,以从贵也。
也就是说:“大鼎翻倒鼎趾朝上颠倒下来”,这并不违悖常理。“有利于清除渣滓无用之物”,这是为了遵从新的贵人。
通俗来说,刘邦向秦嘉借兵好似“鼎颠趾”;刘邦借兵的本来目的是打算攻打居丰投魏的雍齿,孰料想竟然因祸得福、结识了对他举足轻重的人物张良,恰好印证了《象传》对“利出否”的解释啊!
当张良得知沛公也要向景驹、秦嘉借兵时,立刻与 “晋其角” 联系起来,故而萌生结交之意。
沛公心领神会,随即与张良兵合一处,并试探张良道:“该制定什么办法才能使天下归心呢?”
张良用《六韬文韬文师》的话,回答说:“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,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。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,就可以取得天下;独占天下利益的,就会失掉天下。天有四时,地有财富,能和人们共同享用的,就是仁爱。仁爱所在,天下之人就会归附。免除人们的死亡,解决人们的苦难,消除人们的祸患,解救人们的危急,就是恩德。恩德所在,天下之人就会归附。和人们同忧同乐、同好同恶的,就是道义。道义所在,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。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,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,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,就是王道。王道所在,天下之人就会归附。”
沛公拜谢张良赐教后,说道:“先生讲得太好了,用兵有什么原则吗?”
张良又用《六韬文韬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