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亭长坚定的神色。
他没有多说什么。
两人一边喝一边聊。
等时间差不多了。
韩信就告别了亭长,离开了。
韩信一离开。
亭长夫人就拉下脸来,不高兴的说道:“你是不是老糊涂了,现在韩信成了大将军,如若能跟着他去咸阳,岂不是能飞黄腾达?为什么不答应?”
亭长脸色一沉,怒道:“妇道人家,有什么见识,我像是能在咸阳立足的人吗?咸阳是什么地方?一棒子下去,就能砸死无数的达官贵胄,弄不好,不但要掉脑袋,还会连累了韩兄弟!”
亭长夫人不爽道:“那总不能什么好处都捞不到吧?”
亭长笑道:“怎会?整个淮阴县谁不清楚,秦国大将军韩信就是我的兄弟?日后,在淮阴县,会有多少人要仰咋们鼻息?”
这话一出。
亭长夫人一听。
的确是这个理!
不由的又高兴起来。
“我就说,这个韩信是个人才,必能成大事!”
亭长无奈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夫人,无奈的说道:“妇道人家,就是见识浅薄!”
……
从亭长家出来。
韩信又来到一家破旧的小院中。
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和蔼的老妇人。
端着盆准备去洗衣服。
正是当初那个,在小溪边给韩信一饭之恩的老妇人。
韩信从未想过。
其实老妇人的家境也并不殷实。
可却能够因为良善之心。
每日带一个饼给韩信吃。
韩信走过去。
站在了老妇人面前。
老妇人看了一眼韩信,感觉有些眼熟,可那穿着华贵,让人不敢直视。
老妇人不由的低下头。
韩信笑道:“老人家,你可还记得我?”
老妇人抬起头,疑惑道:“倒是看着有点眼熟!”
韩信道:“老人家,还记得在小溪边,你给我带饼吃,还与我说了很多大道理,我是韩信啊!”
老妇人道:“韩信?哦,我记起来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