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付两天,要不的谁烧这玩意呀,烟火燎糟的……”
“就是说嘛,咱这身份犯不上跟屯老二置气,这人背不住脑袋缺点啥。都穷耍圈了,你瞅瞅,鞋尖都开嘴了,还搁这吃白面锅盔呢,搭眼一看就是老跑腿子,一辈子都吃不上四个菜……”
韩老实一开始还以为这人是好心劝场子的,结果越听越不对劲。
这人长个碧嘴,是真能损人呐。
把韩老实听得火大,要不是有正事要办,高低站起来跟他吵吵两句……
临到中午时候,与草原女人约定交款的时间到了。韩老实无奈的抬头看了看城门楼子正上方明晃晃的大太阳,只能蹲在地上长吁短叹。
又过了一袋烟的功夫,之前见过的那个拄文明棍的日本人,亲手牵着一匹黑色儿马走出柴草市场的大门。
没错,这匹黑色儿马就是草原女人带来的三匹好马其中之一。
日本人身边仍然跟着那个翻译,而且翻译手里还拎着一个看着挺沉重的皮兜子。在旁边又有一个穿着和服的年轻人,眉眼之间满是冷峻,头顶剃光,下面的头发扎到脑后梳成一个啾。
这发型,当真是丑爆炸了。
不过走路却是两脚生根,双臂虚伸,应该是练过空手道,不是善茬。
腰上还别着一把武士刀。
这是典型的日本浪人装扮,在当时的关东并不鲜见。不过这人的腰里还鼓鼓闹闹的,显然是带着能打响的家伙事,可见对自己的武士刀似乎并不十分自信哪……
韩老实对日本浪人完全不感兴趣,只顾着那匹黑色儿马。看来,草原女人只卖给了他们一匹,所以日本人脸上既有高兴,也有遗憾,不过总体上还是比较快乐,毕竟是捡了一个大漏。
三人牵着黑色儿马出来之后,并没有进入县城北门,而是顺时针围绕着城墙外边的小道往东南方向走。
韩老实的眼睛眯缝了一下,然后不动声色的挑起柴担子,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。
一路走了挺远,终于来到了县城东门,门前就是通往两家子镇方向的官道。
城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四个背着大枪的扈兵,胸前绣着的“韩”字十分刺眼,旁边还拴着四匹马。
日本人与翻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