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青色棉袍,正忙碌地为一位风寒咳嗽的老者诊脉。她今年方十八岁,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柔和。金针、草药、汤剂,这些医者最常见的“道具”在她手里运用得游刃有余。随着她针尖落下,老者渐渐停止了剧烈的咳嗽,眉宇间舒展开了几分。
“老伯,这几日多饮热水,少外出着凉。我先给您配些药,按时服用,很快就能好转。”
她轻声安慰,又叮嘱了饮食与作息注意事项。见老者步履稳当后,才转身给他抓药。等那老者千恩万谢地离开,她看向人不多的候诊大厅,略微松了口气。
自打闻人蘅萱离开药王谷,在望月城开办医馆以来,闻人蘅萱的日子过得比以往在药王谷时忙碌了许多。她早就听说望月城内百姓熙攘,商旅往来频繁,染病与受伤的人也不少。初来乍到,医馆名声并不显赫,幸好她仁心仁术,经常分文不取地为贫穷百姓治病,渐渐赢得了周围邻里的口碑。
最近,尽管天极教对城中的威胁稍有收敛,但受年关将近、气候寒冷的影响,各种风寒、跌打损伤都明显增多。几乎每日一早,院门外就会排起长队,不少人慕名而来找她看诊。为了应付增多的病患,闻人蘅萱雇了两三个帮工,还从城外采购了大批药材,但运转下来才发现远比想象中艰难。
药材紧缺:冬日严寒,各地山道不易通行,一些罕见药草供给不足,她原先库存不多,如今用得越发紧张。
财务负担:她初衷是“济世为先”,对穷苦百姓往往只收一点微薄诊金甚至义诊,导致医馆的盈利微薄,有时发药成本都快撑不下去。
人手不足:许多突发的紧急病患都集中在她的医馆,助手与帮工虽勤恳,却没有她的医术根基,难以独立诊断。
眼见出入医馆的病患与药材账单日渐累加,闻人蘅萱心中不免生出忧思。她虽出身医武世家,却向来对财务与经营之道并无太多涉猎,满腔热忱只想为人治病解忧。然而医馆的运营并非单凭一腔善心便能支撑下去,若连基本的药材都难以保障,医馆也就难以为继——这正是她眼下最紧迫的难题。
回首当初,她不顾家人劝阻,力主离开药王谷、闯荡尘世,想凭一己之力将“济世为怀”的理想化作现实。却不曾料想,医馆经营绝非易事。她对穷苦百姓时常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