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朝堂上收到了河南的秀才闹事罢考的消息。为此,雍正不得不决定去河南出巡查探案件。
早在雍正登基初期,河南总督田文镜便上奏了“士绅一体当差”的折子。
当时的雍正,觉得这是对百姓和赋税极其有利的举措,并便同意了田文镜的奏请,随后更是同意了河南“一体纳粮”的政策。
按照以前的固有政策是,考取功名的可以免徭役免赋税。如今这新政策一下来,对于已经或将要考取功名的学子们来说,就是大大的压制他们的利益。
于是这种矛盾便也一日复一日的深重起来。
原来在明末清初,河南境内的堤坝是无人问及的,百姓也知道黄河一旦决堤会给河南全境带来毁灭性的危害,所以百姓靠自力修筑堤坝,暂时解决了问题。
但是在康熙年间,这个又被改由朝廷来承担相应工作,此举是解放了无数的民力。可是民众一旦撒手就绝不再管了,所以汛期到来的时候,人手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。
而“绅民一体当差”正是动了绅衿阶层的奶酪,绅衿阶层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,于是便有了这次的罢考事件。
此次事件,以封丘考生王逊为首,他号召了全省学子,拒绝参加今年的乡试,更有人将其他应试者的试卷都抢走,当众撕毁,性质极其的恶劣。
等雍正赶到河南的时候,先行的礼部和刑部官员,已经将案件审理的差不多了,而其他考生也随着主犯被羁押不敢再闹事,更是服从的参加了朝廷安排的补考。
雍正对着主犯那是毫不留情的,若不重罚,如何能示警。他直接下旨:“为首的闹事者王逊判斩立决,范瑚判绞监候。”
即便在如此的重刑之下,仍然有官员以保护生员的名义继续作乱,连钦差都扛不住压力,纷纷露出袒护之声。
雍正自然明白这些官员闹事,是想维护自己的利益,他不能全部都一一处置了,只能下令革职了两个首犯。
并发了重话,“若再有罢考,将永远停止河南科考。”,这话一出,这场风波才算是真正的平息下来。
雍正也在事件全部了结之后,快马加鞭的回了京城。
雍正一回来,就到储秀宫好好的休息了几天,这段时间在外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