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蒙指着工坊方向:“知道渭桥新式水车每日浇灌多少亩田?三十亩!知道曲辕犁省下多少劳力?十万丁壮能编成新军!“
重新举起电磁感应的装置,他继续说道:“看到了吗?这个装置不仅能让磁铁转动,还能探测铁矿!”
太学生们望着粗糙的甲胄面面相觑,几欲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。
李蒙也稍微冷静了下来,这些年轻人还不算顽固,也或许他们还没有学到更多的东西。
新知识的传播,还必须要靠这些人的,不能把这些人的心态毁掉。
大唐本来识字的人就很少,能在国子监的都是最顶尖的学生,虽然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。
却也因为年龄小,没有接受多少传统思想,还有改正的机会。
打一棒子,就要给个甜枣。
不然真的把这群人的心气打击没了,以后教育改革可就没可用之人了。
调整好心情,李蒙点燃蜡烛:“瞅见没?热空气轻,冷空气重,热的就往上跑。所以山顶比山脚冷,尤其是常年雪山覆盖的山脉,山脚成荫正是如此。”
他突然把蜡烛放在装水的盆子,拿玻璃杯扣住火苗,火灭了杯里水往上涨:“空气里有助燃的气,烧完了气,内外气压不相等,就会有水进入。”
李蒙把铁盆平放水上:“这盆排开的水比它自己重,就能漂着。”
他把盆按斜了沉下去:“现在排开的水不够了,就得沉底。”
他又往盆里扔铁块:“装多了东西,排开的水重量比不过总重量,照样沉。船为啥能运货?这就是浮力问题!”
李蒙取凸透镜置于一页纸上,纸页出现焦黑圆斑:“光聚生热,焦点温度比纸张燃烧的温度高,所以能点燃!”
再次调整一下心态,李蒙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格物致知,不是让你们连手都不动一下,也不是让你们看到后都不想一想。
“见帷帽滚动后而制作车轮,这才是格物最基本的意思,不是你们整天从书里学一些多么高深的道理。
“格物简单总结就是:观蚕吐经纬,知天工可夺造化;验磁石指南,悟天地自有方圆;
“煮海出盐卤,晓万物分合之道;锻铁观火色,识元素变化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