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四年八月底,海风依旧凛冽,却吹不散李蒙心中的怒火。
“郡王请看!”
冬梅将沾着硝烟的燧发枪零件摊在案上,铜制击发锤内侧的“贞观二年制“字样泛着幽光,“这是工部去年淘汰的第三批货。”
冬梅带来的密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让他瞬间警觉起来。
李蒙指腹擦过磨损的膛线,冷笑道:“能搞到军械局档案的,除了五姓七望还有谁?”
这绝非简单的海盗劫掠,背后定是世家大族在暗中作祟。
电文上显示“登州郑氏私港查获编号甲戌-七九燧发枪三十支”
劫粮船所用的燧发枪竟是工部淘汰型号,线索直指登州郑氏私港。
二十艘铁甲舰吃水线压得极深,甲板堆砌的银锭在阴云缝隙漏下的阳光中,连成令人眩晕的炽白光带。
“这些银山,够造一战的艘战列舰了。”
李蒙抚摸着船舷新装的马克沁机枪,黄铜弹链在咸湿海风中泛着冷光。
这是工坊制作的大家伙,被屈突寿来过来测试用的,还给远征突厥的李靖也送了不少。
三年不在长安城,李蒙想不到在李百业等ai的帮助下,大唐的科技水平竟然都超过了一战时期,甚至都有些二战前期的样子。
不过很多东西都没有开始大规模应用,大唐境内现在大概还都是蒸汽时代的样子。
也只有长安的工坊能快速迭代科技产品,实现跃迁式发展。
李蒙率领着神机营迅速赶往登州,一路上他脸色阴沉,心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。
抵达登州后,他们很快便找到了郑氏私港。
“传令各舰进入战备状态。”李蒙的指令被海风撕碎,“让郑家的狗崽子们看看,什么才是真正的火器!”
仿佛为了印证他的预感,胶州湾出口突然冒出二十艘悬挂骷髅旗的“海盗船”。
这些改装沙船吃水极浅,明显是专程在此设伏。
“三百步!”瞭望塔刚报出距离,首舰桅杆便升起荥阳郑氏的暗旗。李蒙冷笑抓起传声筒:“自由射击!”
刹那间,十二挺水冷式重机枪喷出火舌。
芯弹穿透木质船舷如同撕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