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此时,工坊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。
李蒙皱起眉头,快步走出去查看。
只见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街头艺人,那艺人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:“那火车啊,跑得那么快,肯定是冲撞了山神,山神发怒啦,这才降下灾祸!还有那电灯,亮得跟白天似的,哪有这么邪乎的东西,指不定是摄了人的生魂才亮起来的!”
周围的百姓们听得频频点头,眼神中满是敬畏和担忧。
李蒙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,心中的怒火“噌”地一下就冒了起来。
“没想到竟然还有人在说着邪祟之类的鬼神之说!”他紧握着拳头,牙齿咬得咯咯作响,“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,他们怎么还如此愚昧!”
这些言论让他想起了之前在展示飞机时,那些大臣们惊恐的眼神和荒谬的质疑,就好像这些先进的科技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。
“果然还是印证了那句话,有些人只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,对于他认知以外的事物就感到恐惧。”李蒙心中暗自思忖。
当然,他也清楚,在这些人中,不排除有些聪明人其实已经认识到了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,但是他们却不想改变。
这些人害怕改变会让他们失去现在优渥的身份地位,害怕新的科技会打破他们原有的利益格局,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固步自封,继续沉浸在旧有的观念里。
在李蒙看来,是时候全面推广现代教育了。
不然,这些全新的科技产品,只会被一部分人利用,越传越邪乎,继而影响到广大百姓们的认知。
百姓们会因为这些迷信的言论,对科技产生恐惧和排斥,这对于大唐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阻碍。
工坊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,李蒙把蓝田渠事故图拍在铁台上,钢板震得茶碗跳起半寸。
“省了三成钢材。”他盯着工部侍郎,“用祖传三才法算承重?”
老侍郎抹汗:“古法沿用百年”
“所以百年间塌了十七次渠。”
李蒙甩出泛黄卷宗,“贞观元年洛南渠渗水,武德七年幽州渠塌方——全是用你们的古法算的!”
孔颖达眯起眼睛:“工匠识字已是恩典。”
“识字不够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