睛聆听,感受音乐中描绘的高山巍峨、流水潺潺的意境。随后,教师详细介绍这首曲子的历史典故——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故事,以及古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通过这种方式,学生不仅欣赏了美妙的音乐,还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念。
在讲解西方音乐史时,教师会选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,如巴洛克时期的巴赫作品、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等。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,教师会向学生介绍这些时期的历史背景、社会制度、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等知识。例如,在介绍贝多芬的《命运交响曲》时,教师会讲述贝多芬生活的时代背景,法国大革命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,以及他在耳聋的困境下坚持创作的精神。学生在理解这些历史背景后,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。
(二)音乐与语言学习的融合教学
音乐与语言学习的融合教学主要通过歌曲演唱和音乐创作来实现。在歌曲演唱方面,教师会选择各种不同语言的经典歌曲,让学生学习演唱。在学习英语歌曲时,教师会逐句教唱,帮助学生纠正发音,理解歌词的含义。同时,通过分析歌曲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,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水平。例如,学习《yesterday once ore》这首歌曲时,教师会引导学生注意歌词中的过去时态和一些常用短语的用法。
除了演唱,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,将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歌词创作中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、兴趣爱好,用英语或其他语言创作歌词,并为其配上简单的旋律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,还发挥了音乐创造力。
(三)音乐与艺术创作的跨学科项目
国际学校经常开展音乐与艺术创作的跨学科项目,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提升跨文化综合素养。例如,学校组织了一次“音乐与绘画的对话”项目。学生首先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,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、旋律、情感等元素,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。有的学生选择了印象派画家的风格,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音乐的朦胧与梦幻;有的学生则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,描绘出音乐所描绘的具体场景。在项目展示阶段,学生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