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世有个很好玩的词汇,叫做内卷。
也就是多位同行面对有限资源不会优先考虑合作,而是会不断竞争,导致人为的通货膨胀。
而这个通货膨胀,并非是经济危机的那种膨胀,而是导致商户付出增加但收益下滑。
换算过来,也就是赵天宇是稀有资源。
但米莱迪觉这个外企觉的得自己聪明,赵天宇这边就是个傻子,所以想通过合同上的“小心思”,来独占赵天宇的资源。
这样就可以随意定价和拿捏赵天宇了。
赵天宇则是要人为的给米莱迪插入竞争对手,比如亚瑟和夏洛特掺和进来后,为了能跟米莱迪抢资源,就会做出诸如货源量和价格方面的让步。
那他们原本一块钱的付出成本能卖十块钱,可这么一竞争,一块钱的成本就得卖五块,还得给赵天宇两块。
原本也不算少赚了,可对于资本家来说,钱从来都是用来“贪”的,胃口永远喂不饱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样至少给了赵天宇主动权。
在连续几天的交涉里,赵天宇夹在这三方之间周旋。
跟米莱迪说,要跟亚瑟和夏洛特合作,这样亚瑟主打男装,夏洛特主打女装,他们这米莱迪在这国内市场没有竞争力了。
跟亚瑟说,米莱迪会跟夏洛特合作,再跟夏洛特说会跟亚瑟和米莱迪合作。
总之跟谁交涉用的话都不一样。
而三方之间本就是竞争关系,自然不会互通消息,可唯一知情的人,只有赵天宇一个。
但这也够头疼了,交涉期间,他们三家都还以为是跟一个顶级公关团队谈判,可事实上,赵天宇只有一台电脑,一部手机,还有个谢鹏飞。
毕竟自己年岁小,直接出面肯定有风险,只能让谢鹏飞来当这个话事人。
在实打实的营业额,还有实地考察后,这三家公司的管事就准备跟赵天宇合作。
到了最后确定合作那天,三方被同时叫来签合同凑在一起后,才发现自己被算计了。
可这又能怎么办呢?
虽然被算计很气恼,但赵天宇那些话术也是真的。
国内近些年来竞争压力太大,还不断有比他们三家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