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夫人,”藤井从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文件,“这是我们的具体投资方案。除了资金支持,我们还可以提供最新的电影技术和设备。”
陈映接过文件仔细翻看。除了那五百万的投资,日方还承诺提供大量胶片和器材,这在当前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确实极具诱惑力。
“条件很优厚。”她不动声色地说,“不知藤井先生为什么对我们这么‘照顾’?”
“因为看好黎氏的前景。”藤井喝了口茶,“尤其是培训班这块。我认为它的发展潜力远不止于此。”
“哦?藤井先生有什么好建议?”
“比如扩大规模,在各大城市开设分校。”藤井兴致勃勃地说,“我们可以派遣日本的专家来指导,引进新的教学理念。”
陈映听出了他话里的含义。所谓扩大规模,无非是要控制更多演员的培养;所谓日本专家,实际就是要渗透他们的势力。
“这个提议很有意思。”她不置可否,“不过我们的教学体系已经很成熟了。”
“是指那套‘情感内化’的方法吗?”藤井意味深长地说,“确实很特别。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人……”
“故人?”
“一位在南洋认识的朋友。”藤井看着窗外,“她也有类似的教学理念。可惜……”
话未说完,林双双匆匆进来:“夫人,梅老师找您。”
“让梅老师稍等。”陈映说完转向藤井,“藤井先生刚才说的那位故人……”
“改天再聊吧。”藤井笑着打断,“现在我们还是谈谈具体合作事宜。这份计划书上写得很清楚,只要夫人同意,我们可以立即注资。”
陈映翻到计划书最后一页,发现有个特别条款:日方要派人进驻培训班,参与教学管理和人员选拔。
“这个条款……”她指着那一行字。
“只是例行公事。”藤井解释道,“毕竟投资这么多,我们也要确保资金使用得当。”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骚动。黎明月的声音响起:“母亲,您在吗?”
“请进。”
黎明月推门而入,看见藤井时明显愣了一下。藤井则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:“明月小姐气质越来越像令堂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