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接下来的几日里,张嫣废寝忘食地研读着《梦溪笔谈》,同时也在脑海里的手机上仔细搜索着关于制作青霉素的要领和知识。她深知,光靠空想而不付诸行动,制造青霉素的愿望不知何时才能实现。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张嫣意识到,要制造青霉素,首先得拥有菌丝的培养器,以及烧杯、试管等器具,而这些东西都需要用玻璃来制作。于是,她赶忙找来小吴公公,急切地问道:“小吴公公,你可知在京城之中,制造玻璃器皿工艺最为精湛的地方在哪里?”
小吴公公略作思索,随即回答道:“回娘娘,西市的赵家铺子颇为有名。那铺子是由两口子经营,他们所做的玻璃器皿堪称上乘,娘娘去了定会满意。他们的铺子还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琉璃铺。”
张嫣听后,心中一动,说道:“嗯,这名字倒是有些洋气。”
随后,张嫣带着小吴公公、小梅和李嬷嬷一同前往西市的琉璃铺。
一踏入琉璃铺,只见铺子里热气腾腾,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正专注地在火炉前烧制玻璃,火焰映照着他汗流浃背的脸庞。另有两个二十几岁、膀大腰圆的男子鼓足了气在吹制玻璃,他们的腮帮子鼓得像皮球,神情紧张而专注。而在铺子的前端,有一个妩媚娇娆的女子正巧笑嫣然地迎来送往。
小吴公公走上前,与那妩媚的娘子说明来意。那娘子听闻,立刻扭动着腰肢来到张嫣跟前,娇声说道:“夫人,您要制造的是怎样的玻璃器皿呀?”
张嫣不慌不忙地将事先画好的培养皿、烧杯、试管等图样一一拿了出来。
那妩媚的娘子仔细看了看,脸上闪过一丝惊讶,说道:“夫人,您可知道,这些东西制作起来可不便宜啊。”
张嫣微微一笑,说道:“哎呀,这位夫人怎么称呼?”
那女子欠身行礼,说道:“奴家姓王,嫁到赵家便称作赵氏了。”
张嫣点了点头,接着说道:“赵娘子,我这器皿有大号的,也有小号的。你也清楚,若是制作得精良,价钱方面自然好商量;但倘若制作不合要求,那咱们恐怕也就只能合作这一次了。”
那赵氏听了,脸上依然带着笑意,说道:“夫人,您看您说的。咱们这琉璃铺在京城也是有些名气的,手艺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