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济于事,她得想办法改变现状,或者至少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切。
小梅端着茶盘走进来,放在桌子上,看到张嫣愁眉苦脸的样子,关切地问:“太子妃,你怎么了呀?”
张嫣说:“小梅,现在是什么时候?什么年代呀?我感冒了,怎么记不得了呀?一个发烧脑子烧坏了吧?”张嫣心虚地说完,目光闪躲着小梅。
小梅一脸惊诧,焦急地说道:“太子妃,你怎么啦?你怎么忘了呀?现在是永乐二年呀,你怎么不记得了呀?”
张嫣内心一紧,强装镇定地说:“我这脑子昏昏沉沉的,好多事都想不起来了,你快给我讲讲。”小梅担忧地看着她,开始细细讲述起来。
小梅私下看了看,小声地说:“太子妃啊,现在是永乐二年,皇帝是朱棣呀,这些你怎么不记得了呀。太子是朱高炽啊,还有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,这些你记得吗?”
张嫣皱着眉头,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这些名字和信息,可依旧是一片模糊,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说道:“小梅,我这脑子还是昏昏沉沉的,实在是想不起来。你再跟我多讲讲他们的事情。”
小梅抿了抿嘴唇,神色紧张地又瞧了瞧四周,接着凑近张嫣,压低声音说道:“太子妃,那我再跟您说一说。咱们太子殿下仁厚稳重,只是……”小梅顿了顿,似乎有所顾虑,“只是不太受皇上宠爱。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,常常在皇上面前说太子的坏话。您可得多留个心眼儿,千万别在这上头犯了糊涂。”
张嫣打发走小梅后,自己在屋里私下想了想。她突然觉得这些人物和情节好像在中学高中初中的历史课上学过,只是当时自己没太在意。
经过一番回忆,她慢慢记起来了。她的相公朱高炽确实如历史课上讲的那般仁厚、稳重,但不爱争斗,而且还是个体重达 200 斤的大胖子。朱高煦则是个好战的分子,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,常常在皇帝面前说朱高炽的坏话,导致皇帝很不喜欢朱高炽。
张嫣理清楚这些关系后,不禁陷入沉思,自己如今身处这复杂的宫廷之中,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平静,她必须要谨慎应对,才能保自己和相公周全。
她坐在躺椅上,缓缓躺下来,望着远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