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嫣深知,在这寒冬之际,捐赠一些棉衣、棉布之类的物资,对于她来说还算力所能及。然而,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老百姓的生活,实现减免赋税、新修水利等宏大目标,绝非易事。当她满怀期望地向朱瞻基阐述这些想法时,朱瞻基的眼中流露出对她的深深崇拜。
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明媚的日子,朱瞻基在书房中与张嫣相对而坐。张嫣神情庄重,语调诚恳地说道:“瞻基,如今百姓生活困苦,仅靠这一时的捐赠棉衣,不过是杯水车薪。若要让他们真正过上好日子,减免赋税、新修水利乃是关键。”
朱瞻基听着张嫣的话语,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,他微微点头道:“娘娘所言极是,您的这番忧国忧民之心,让儿臣深感敬佩。只是这其中牵涉众多,实非易事。”
张嫣的目光坚定而执着,继续说道:“我明白这其中的艰难,但倘若不为百姓谋此长远福祉,国家何以昌盛,江山何以稳固?”
朱瞻基深以为然,然而他的眉头却紧蹙起来,忧虑地说道:“娘娘的想法固然美好,只是这实施起来,困难重重。且不说新修水利所需的巨大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单是减免赋税这一项,便会触动众多大臣和富商的利益,他们必然会百般阻挠。”
与此同时,朱高炽得知了张嫣的建议,也对其表示了支持。但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,资金的匮乏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。
张嫣无奈地叹息道:“我又何尝不知,如今国库空虚,能做的也只是捐赠些许棉衣、棉布,其他的大事,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”
朱瞻基站起身来,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娘娘,这减免赋税和新修水利之事,牵扯面太广。那些大臣们在其中皆有各自的利益盘算,富商们更是视财如命,要动他们的根基,谈何容易。”
张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,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:“即便如此,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。只是目前看来,我们的力量还太过薄弱。”
在这深深的宫廷之中,张嫣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。她想到那些在寒风中颤抖的百姓,想到他们期盼的眼神,心中的愧疚愈发沉重。
“哎,自己还是不够强大呀。”张嫣喃喃自语道,“但无论如何,此事不能就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