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罢,李从嘉环视众人,读起了奏折。
“陛下亲启,儿臣李从嘉敬上。皇恩浩荡,体恤潭州、朗州百姓之疾苦,委儿臣为安抚使,赈济灾民,至益阳,逢朗州刘贼叛乱,遣将率兵八千,三日破沅江,七日抵益阳,幸皇恩浩荡,武将英勇,儿臣率两千益阳守军、一千二百金陵民夫,十八民夫长,死战不退,大破敌军,斩将夺旗、杀敌五千,然战事焦灼,亦伤亡惨重,功勋转计,奏请诸将之功。”
李从嘉言辞恳切又讲述战士奋勇杀敌,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。
守城裨将李建期殉国死战,从六品下振威副尉,擢升正六品中归德郎将,以表其忠勇,死战之壮烈!
众人闻言低抽了口气,南唐武将官职和唐朝类似,一品到九品,正从之分,每品官分上下两阶。从六品下,从六品上,正六品下,跨三级升职,已是很大的飞跃。
“李雄七品保义校尉,擢升正六品下昭武校尉!”
马成信、马成达……等人一一奏请,都升职正九品上!
这些人原本就是皇城守卫,本有武散官官职,能够升职一级都需要付出年苦熬之功,底层只能一点点熬时间,
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要熬个三年一小动,五年一大动,到后面升不动。
此时原本有品阶的官职都分派完成,剩下的诸人则是一些不入品的小吏。
在唐朝官制里面,一到九品都是官员,古代九品芝麻官那也是一地县令!下面那些亭长,主薄等都是流外的小官,流外之官也是一到九等。
潘佑、锺蒨二人竖起耳朵,当前他们属于流外七等官,与他们类似的还有大史监历生、天文观生、诸仓关津史、诸仓计史等一些小吏。没有正经科举出身的只能这么一点点熬资历!
潘佑、锺蒨后勤保障,统计军功斩获,擢升从九品上将作监录事!
二人一听,当场跪拜,顿首叩谢。
流外之官到九品之官,二人可能根本熬不上去,也可能熬个六七年才能熬上去,此时半年时间,便入了品, 极大缩短了他们的时间。
“吴翰、陈谦假民夫营长,擢升从九品上陪戎校尉。”
“张璨、沙万金……假民夫都头,擢升从九品下陪戎副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