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人意料的效果。
现在这两千户的百姓,都看着一个多月的变化无不欢欣鼓舞,铁犁越来越多,水渠规划到每家每户的田里,还有一处处蓄水池,预想今年肯定有个好的收成。
李从嘉重瞳透着光彩,兴致高昂道:“这一个月来,多亏了各位披星戴月的快速赶工,才能赶在春耕前准备了这么多东西。”
实际上更多人不知道的是,李从嘉这一个多月倾注心血最多的是铁犁。
只有春耕后众人才能发现,李从嘉制作的这批铁犁和其他铁犁的不同之处。
更容易切入土壤,减少阻力,犁尾平衡,犁在耕地时不会左右摇晃,更加省力,李从嘉做了很多轮反复的实验。
犁头打磨得更尖锐一些,角度大概在30度左右,犁把儿倾斜角度大约在15度左右,还有调低整个铁犁的重心!
都是经过反复摸索实验出来的!
李从嘉提出的角度和尺寸公差听的铁匠们云里雾里,但是在李从嘉不断的要求下。
众人捶打出来的铁犁尺寸几乎一模一样,而且还在同一个位置的犁尾处留有穿孔。
这一刻,李从嘉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。
他知道,自己的小小建议,或许能够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。
为这个五代十国农耕文明贡献一份力量。
在长江旁边,还建了一个大作坊,初步完成了造纸坊的雏形。
“诸位,今天请大家吃不乃羹!”
李从嘉张罗着众人一一坐下。
不乃羹这种羹汤的制法是以羊,鹿,鸡,猪肉和骨同一锅煮之。
炉里面装着烧红的木炭,铁锅里肥浓浓稠的汤汁,再放些葱姜盐,调些味道,类似今日火锅汤料。
李从嘉准备了丰盛的食物,但此时玉米、土豆、番茄、辣椒等食物还没有传入中华大地。
酱油、醋、红糖、姜蒜、八角花椒、葱等常见调料已经有了,八角花椒这种香料颇为昂贵,只有富户人家才能吃到。
每个热滚滚的锅都飘着八角和花椒,大家口水直流。
同时桌子的餐盘里,还切一片片薄薄猪、羊肉,春笋和白菜,还未开春的笋尖白白嫩嫩最是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