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宰相王溥和其他大臣们说道。
“朕之所以日夜不懈地治理国家,便是为了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,不再受到战火的摧残。如今,我们的国土虽小,但这正是我们奋发图强的动力。”
郭荣环视众人。
此时,一位四十余岁,气质刚健的官员站了出来,他便是侍郎王朴。
只见他步履稳健,眼神坚定,仿佛早已成竹在胸。
王朴虽身形修长,但给人以力量感,他的声音清晰响亮:“陛下英明,臣有一策,愿献于陛下。”
郭荣微微点头,但讲无妨:“朕意已决,南唐、蜀国,皆是眼中钉肉中刺。今日召集诸位爱卿,便是要商议征伐之策。”
王朴继续道:“南唐自恃水军强大,而蜀国则凭险固守!”
“然臣以为,吾等可先取蜀,后图南唐。蜀国山川险阻,易守难攻,攻打,秦州,凤州,蜀国没有大将!一旦突破其防线,则内部必乱。”
“我大周与南唐边境线接壤两千余里,南唐人素来胆小,只要我们派遣小股人马,虚虚实实的攻打边境,南唐必定反复调兵遣将,耗费钱粮,给他们拖垮。”
“此乃平南之策。”
郭荣听罢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。
他深知王朴不仅有谋能断,而且对军事地理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说罢,他转头看向宰相王溥,“王爱卿,你以为如何?”
“谁又能担此重任呢?”
王溥恭敬地答道:“臣推荐宣徽南院使、镇安节度使向训,凤翔节度使王景、客省使昝居润,三人出任主帅及副将,攻打秦州,凤州。”
“恩……”
郭荣长舒口气。
这三人是大周首屈一指的人物。
向训少年时不拘小节、心高气傲。
他弱冠时,遭遇盗贼,盯上了他家财,向训把家财散尽,结交江湖侠士,最后一举把他推到了大哥位置。
在大周与北汉的斗争中,屡有功勋,升官为宣徽南院使、镇安节度使。
王景出身务农之家,早年沦为盗贼。
其后投身后梁大将王檀麾下,历仕后唐、后晋、后汉三朝,累官横海节度使、同平章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