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初,瓦岗军主要依靠劫掠运河上的官船和富商船只来补给军备,由于他们熟悉当地地形,隋军多次前来镇压,都被他们巧妙地击退,损失惨重。
然而,这种单纯依靠劫掠的发展模式,也限制了瓦岗军的进一步壮大,他们急需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。
大业十二年(616 年),一个人的到来,彻底改变了瓦岗军的命运,他就是李密。
李密出身贵族,曾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,虽然最终失败,但他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。
兵败后的李密,四处逃亡,最终投奔了瓦岗军。
刚到瓦岗军时,李密并未得到重用,甚至还被翟让囚禁起来。
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,通过王伯当向翟让传话:“如今隋朝精锐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损耗殆尽,杨广又下江南,正是我们像刘邦、项羽那样争夺天下的好时机。
瓦岗军兵强马壮,若能拿下洛阳与长安,何愁大事不成?”
这番话深深打动了翟让,他意识到李密绝非池中之物,于是释放了李密,并让他招揽附近的各路义军。
李密果然不负所望,凭借着自己的名声和贵族出身,成功说服了数支义军加入瓦岗军,使得瓦岗军的声势大振。
在李密的建议下,瓦岗军开始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行动。
他们首先攻破了金堤关(今河南荥阳市东北),占领了荥阳附近各县,迈出了向外扩张的重要一步。
当时,中原地区的隋军因忙于镇压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,军备空虚,瓦岗军趁机西进,迅速攻下了荥阳周围的县城,荥阳太守杨庆吓得龟缩在城中,急忙向朝廷求救。
隋炀帝遂任命隋朝名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,率领两万大军前来镇压瓦岗军。
张须陀在隋朝军中素有威名,他所率领的军队也是隋军的精锐之一,此前瓦岗军多次与他交锋,都以失败告终,翟让甚至一度产生了避战的想法。
但李密却认为,张须陀在接连取得胜利后已经变得骄傲轻敌,而骄兵必败。
他向翟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:采取 “佯退诱敌、设伏聚歼” 的战术,
由翟让正面诱敌,他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