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下调查的,不适合太过惹人注意,所以想了一下后,还是捐赠个一千两比较合适。
不多也不少,同时还能引起一定的重视。
“在下也信奉佛法,一直想来普度寺内参拜,可惜一直没有机会,直到这次经商路过信北道,才终于有了机会亲自前来普度寺参拜,一千两不多,还希望大师见谅。”
“施主何出此言,信佛从心,有钱没钱都可以,只要施主有那颗心就行了。”
看着面带笑容的慧明大和尚,江采年心中嗤笑一声。
信你个鬼,没钱的话你还会在这里和我说话?
“江施主是哪里人士啊?”
“莽山东道人士。”
“怪不得江施主如此一表人才,原来是出身于才子之乡啊。”
莽山东西两道多出读书人这点,全天下基本上都知道了,所以不管对方是莽山东道还是莽山西道,一句才子之乡的夸赞并不为过。
“哈哈哈,慧明大师客气了,在下可不敢自称才子啊,如今也只是一身铜臭味的商人而已。”
慧明听后摆摆手,“此言差矣,商人带着货物行商天下,使天下东西南北之物都能流通,增强天下之间的沟通,也变相增加了王朝的税收。”
江采年眼神有些闪动,第一次认真的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慧明大和尚,没想到对方竟然能说出刚才那些话,倒真是让江采年高看了对方一筹。
要知道在如今大乾王朝这个时代,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。
富商豪族哪怕很有钱,许多世家门阀还是瞧不起,原因就在于底蕴,哪怕他们都没那些富商豪族有钱。
士农工商,并非说着玩玩的。
“慧明大师能有如此见解,倒真是让在下感到吃惊。”
“贫僧在出家之前,在私塾也念过一些书,父亲生前也是一位行脚商人,所以对商人还是比较有好感的。”
“对了江施主,要是不忙的话,可得在我们普度寺留宿几夜,我们普度寺山上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。”
江采年笑着表达了谢意,不过他当然不可能在普度寺内留宿。
“多谢慧明大师的好意了,只不过还有一些事情要忙碌,所以待会儿也得下山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