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宏大,却充满了无奈与感慨,仿佛是在回忆那些并肩作战的岁月。
左大人见状,连忙附和道:“圣上仁慈,樊昌罪无可恕,但是可以不牵连家人,从轻发落。”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恳求,希望文帝能够念及旧情,从轻发落。
太子也赶忙应和:“父皇,左大人所言极是。”他的声音虽然年轻,但语气中却透露出仁厚。
然而,三皇子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,眼神中闪烁着凛冽的光芒:“若是造反都能宽容,那以后只会有更多的人,有样学样,那天下还能安宁吗?”他的声音激昂而坚定,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大殿中的沉闷空气。
太子微微皱眉,反驳道:“三弟,樊昌是跟随父皇的老臣了,情谊深厚。”他试图以情理来打动三皇子,让这场纷争得以平息。
就在这时,霍昭也站了出来,她面容冷峻,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果断:“太子此言差异,诸位可知,樊昌叛乱,为了攻破骅县,虐杀百姓,连孩子和孕妇都不曾放过,逼迫程老县令打开城门,程老县令全家殉国。樊昌造反,未曾隐藏安置家眷,他若不是笃定自己一定会成功,就是知道圣上仁慈,不会处置他,何其狂妄。”她的声音虽然不高,但却字字铿锵有力,如同晨钟暮鼓般在大殿内回荡。
三皇子见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:“父皇,樊昌其心可诛,请父皇严惩。”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坚毅。
霍昭也紧接着说道:“臣附议。”她的声音虽然简短,但却充满了力量与决心。
文帝听完众人的议论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深知樊昌的罪行不可饶恕,但又念及旧情不忍下手。然而,面对天下苍生的安危与朝廷的稳定,他最终做出了决断:“既然如此,那就依律处置吧。”他的声音虽然平静,但却如同寒冬腊月里的一道惊雷,震撼了整个大殿。
三皇子与霍昭并肩行走在宫道上,周围是高耸入云的红墙金瓦,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。夕阳透过树梢的缝隙,洒在他们身上,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。
三皇子眉头微皱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焦急:“樊昌审问得如何了?”他的声音虽然低沉,但在寂静的宫道上却显得格外清晰。
霍昭微微摇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:“未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