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言表。说着,大家竟齐刷刷地跪地,对着林焱磕头跪拜。
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让林焱顿时慌了神,他赶忙上前,想要扶起众人:
“乡亲们,快起来,快起来!大家这是做什么,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!”
可百姓们依旧长跪不起,非要表达这份感恩之情。林焱感慨良多,他感受到了这份质朴的情感,心中那片阴霾密布的角落,此刻也照进了一缕温暖的光。
好不容易劝退众人,林焱在护卫的陪同下,沿着熟悉的小路继续前行。
当马车来到凤鸣山下时,林焱让车夫停了下来,他想步行一段,看看自家的荒田。刚走没多远,一个年轻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那是个书生模样的少年,正站在路边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田间的庄稼,当近距离看见林焱时,眼神里满是崇敬与激动。
“林先生,真的是您啊”
林焱觉得这少年有些眼熟,便微笑着问道:“咱们可是相识?”
少年听闻,激动得满脸通红, “先生,您……您不记得我了吗?我是龙十五啊,大玄书院的学子,您还给我们讲过课呢!”
林焱这才恍然大悟,想起眼前的少年的确眼熟,正是书院里的学生。
“原来是龙十五,你怎么会在这儿?”林焱好奇地问道。
龙十五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先生,我家世代地主,自小也常见佃户耕作,听闻先生来自凤鸣镇,正好过来看看。没想到竟能在这儿遇见您,真是太幸运了!”
说到这儿,龙十五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芒,他接着说道:“先生,我和许多出身寒门的同窗,都特别崇拜您!您在课堂上讲的那些杂学,对我们来说,非常实用,感觉道路就在眼前,前途光明就在前方”
林焱微微一愣,有些疑惑地问:“为何会有如此感触?”
龙十五叹了口气,神情变得有些凝重:“先生有所不知,我们这些寒门学子,来自民间。深知民生疾苦,您讲的那些关于农事、水利、商贾之道的知识,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希望。我们渴望用这些所学,让家乡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,就像您为凤鸣镇所做的那样。”
“龙十五,你家不是地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