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罗夫冷笑一声:&34;不可能。肯定是他们夸大其词,或者从西方偷来的技术。龙国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种突破?&34;
&34;但问题是,&34;格里高利表情严肃,&34;龙国已经开始大量调集科研人员和设备,这个计算机项目显然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。&34;
彼得罗夫思考片刻,做出决定:&34;好吧,我们需要采取行动。首先,通过我们在龙国科学院和军工部的联系人,尽可能地了解这个项目的详细情况。&34;
他顿了顿,眼神变得锐利:&34;其次,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延缓这个项目的进展。可以从技术指导上做文章,故意引导他们走弯路。&34;
格里高利点点头:&34;我已经安排我们的几位专家,在下周的技术交流会上,&39;无意中&39;透露一些关于计算机设计的错误信息。&34;
彼得罗夫满意地笑了:&34;很好。另外,我们可以在物资供应方面做些手脚。龙国目前很多关键材料和设备还依赖我们的援助,我们可以适当拖延一些时间。&34;
&34;还有一点,&34;另一位叫索科洛夫的专家补充道,&34;我们可以散布一些谣言,质疑这个项目的可行性,动摇龙国领导层的信心。&34;
彼得罗夫拍拍手:&34;就这么办。记住,我们的目标是确保龙国在计算机领域继续依赖毛熊的技术和援助,而不是让他们独立自主。&34;
几天后,莫城,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合作的高级别会议在克里姆林宫举行。会后的酒会上,几位重量级科学家围坐在一起,谈笑风生。
&34;听说了吗?&34;米哈伊尔·科罗廖夫院士一边啜饮着伏特加,一边压低声音说,&34;我们的&39;老朋友&39;龙国,居然想直接研发晶体管计算机。&34;
这句话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&34;真的吗?&34;安德烈·斯米尔诺夫将军——毛熊战略火箭部队的总工程师,笑着摇摇头,&34;他们连电子管计算机都造不出来,就想跳过这个阶段?&34;
科罗廖夫耸耸肩:&34;是啊,好笑的是,他们找了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