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婉如凑上前,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设计图:&34;这种缓存思想连漂亮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都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,你怎么可能已经设计出实用方案?&34;
李长生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打开了身旁的一个木箱,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。
他将盒子放在桌上,缓缓打开,里面整齐排列着几个指甲盖大小的黑色模块。
&34;这是我设计的门电路模块,每个模块集成了5个晶体管,功能等同于一个传统电子管,但体积缩小了97,故障率降低至原来的二十分之一。&34;
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。林婉如伸出微微颤抖的手,小心地拿起一个模块,用放大镜仔细观察。
&34;天哪&34;她的声音有些发抖,&34;这些焊点精度达到了01毫米这需要微米级的工装夹具,我们国内根本就没有这种设备!&34;
李长生微微一笑:&34;工具可以制造,技术可以创新。我已经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微型元件制造设备,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模块。&34;
陈明远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,他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些小小的模块,脑子里一片空白。作为留苏派的骨干,他知道毛熊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微型化电子元件,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,而眼前这个年轻人,竟然轻而易举地做到了!
李长生继续从箱子里取出更多东西。一片闪亮的铝制散热片被放在桌面上,在灯光下折射出银白色的光芒。
&34;这是散热系统的核心部件,&34;李长生介绍道,&34;由于晶体管的功耗仅为电子管的百分之一,我们可以采用全新的散热方案。这种特殊合金制造的散热片,依靠自然对流即可散热,完全不需要毛熊计算机那样庞大复杂的循环水冷系统。&34;
陈国安托着银白色的散热片,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:&34;这太不可思议了毛熊的计算机需要一整个房间的冷却设备,而我们只需要这些小东西?&34;
李长生点点头:&34;是的,这意味着我们的计算机体积可以缩小到毛熊计算机的十分之一,电力消耗降低95以上,而且稳定性大幅提高。&34;
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