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顾问说得对,&34;李长生微微颔首,&34;不如我们做个测试。请您出一道题目,越复杂越好。&34;
彼得罗夫思索片刻,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笔记本,翻找了一会儿,最后写下一个复杂的微积分方程——这是毛熊科学院用来测试新型计算机性能的标准题目之一,涉及到多重积分和微分方程,计算过程极为繁琐。
&34;就这个吧,&34;彼得罗夫将纸条交给李长生,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,&34;我们的БЭ计算机解这个方程,需要3分钟左右。&34;
李长生接过纸条,看了一眼,点点头:&34;很好的题目。&34;
他将纸条交给一旁的程序员,后者迅速在穿孔机上输入数据,产生一条穿孔纸带,然后将纸带装入计算机。
&34;开始计时。&34;李长生平静地说。
计算机的指示灯开始快速闪烁,穿孔纸带缓缓移动,发出轻微的嗒嗒声。彼得罗夫掏出怀表,开始计时,他相信这道题目至少能让这台所谓的&34;晶体管计算机&34;忙活一阵子。
然而,让他震惊的是,仅仅10秒后,计算机就停止了运转,一张打印纸缓缓吐出。
&34;计算完成。&34;工程师汇报道,将打印纸递给彼得罗夫。
彼得罗夫的手明显颤抖着,他接过打印纸,仔细核对结果。纸上的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,完全正确!一道需要毛熊最先进计算机3分钟才能解决的问题,这台机器只用了10秒!
&34;这这不可能!&34;彼得罗夫失声叫道,&34;即使是漂亮国最新的ib701,解这道题也至少需要1分钟!&34;
李长生平静地解释:&34;晶体管的开关速度比电子管快数十倍,加上我们优化的计算算法,使得&39;长城-1号&39;的运算速度大幅提升。&34;
格里高利完全被震撼了,他走到计算机前,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,眼神中充满了赞叹和不可思议:&34;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这台机器的设计如此紧凑,却拥有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。&34;
李长生点点头:&34;这正是晶体管的另一大优势——体积小,功耗低。&34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