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诱梦 > 第245章 管事(1/2)
    比如里边:为学者,必有初。小学终,至四书。就是说,读书做学问,要从最初的基础知识学起,只有打好基础,才能去学习四书这样的儒家经典书籍。也就是做事不可一蹶而就,要循序渐进。

    还比如:人遗子,金满赢。我教子,唯一经。就是说人家给孩子留钱财,我给孩子留典籍。金钱有用完的时候,学到自己身上的本事只要人在本事就在。这也是: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。

    三字经里也有仁义礼智信,只要认真读了三字经,像衙内这样的还算不上纨绔的、还有上进心的少年,是可以重新树立自己的三观的。

    要说现在的先生,还多亏了衙内。这些先生都是在姜城官办书院里读书的秀才,来这教书的家境都不好,来这里每上一次课官府都会给补贴。这不是关键,关键是在这里上课,名字会出现在知府的桌案上,这个对于想也要进入官场的秀才们很重要。

    所以即使是来安祈堂教书,也是一位难求。

    自从安祈堂在知府大人的剪彩下开业后,没多久江婉就规定了,每天早上几个主事的要开个会。把每天要做的事,这些天需要处理的事都总结一下,再商量下一步的工作。

    早上‘开会’的就江婉、组建安祈堂的侍卫、京里来的祠部司的小吏、现在加了个衙内和荷花。没错是荷花,现在荷花不单是教绣花的教员,还管理这安祈堂的女学生,衙内则是‘总管教’,每天例会一般就是这五个人。

    一大早。

    江婉:“现在有四十多人了,女孩子就有快三十人。”问荷花:“女学生那边情况如何?”

    “女学生二十七人,五岁以下的九人,十岁以下的十六人,十岁以上的两人。这两人已经开始议亲,官府发了公告,已经有几位男子报了名,现在是城里的富户家的夫人们帮着在这几个人里定下人家,等女孩十二岁就可以出嫁了。”荷花回答的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“男孩子十五人。”祠部司的小吏接着说:“七个五岁以下,其中有两个身上的病治好了,也有人愿意领养,领养人正由官府审核。另有一个虽有残疾,但几日前家中人找了来,愿意领回去,哪家男人在官府里写了保证书,孩子已经交回给父母了。”

    这算不算个好消息?江婉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