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秦始皇荡平六国 > 第19章 曙光之下合纵新篇(1/2)
    邯郸之围既解,合纵之势暂成。楚、魏、赵三国唇齿相依,互成犄角,其余诸国亦在这短暂的和平中,暂得喘息之机。然秦虽受挫,其虎狼之师退回函谷关内,却日夜秣马厉兵,志在卷土重来。

    春申君黄歇回楚之后,力主整军经武,广纳贤才。他深知楚国地广人众,若能革除旧弊,必可为合纵之基干。遂在朝堂之上,与旧族势力周旋,争取到了部分军权,开始仿照秦军之制,组建新军。于楚地各郡县张榜招贤,一时间,四方贤能皆奔楚都。有善谋略者,为其规划兵略,言当与魏、赵加强联系,共守山河之险,且伺机西进,扰秦之南境;有通兵法者,操演新军,教授楚军行伍之法,进退之序,楚军气象为之一新。

    魏国信陵君无忌,因窃符救赵之举,声名远扬。魏王虽对其有疑,却也不得不倚仗他来抵御强秦。无忌在魏境大修水利,使农田灌溉无忧,仓廪渐实;又礼贤下士,门客中能工巧匠众多,纷纷为其打造精良器械,魏之武卒装备日精。他亦常与楚、赵互通书信,商议合纵细则,筹备联军之演练,力求做到三国之兵如臂使指,协同无间。

    赵国平原君赵胜,经邯郸之难,深感国本之动摇。于是减赋税、轻徭役,鼓励生育,以补人口之损耗;又在赵地修筑城防,加固邯郸等重镇之壁垒,广积粮草兵器。同时,选派精干之士入燕、齐等国,游说其加入合纵阵营,言明唇亡齿寒之理,以图壮大抗秦联盟。

    秦国方面,昭襄王年迈却雄心不减,白起虽死,王龁等老将尚在,且有新锐将领如王翦崭露头角。秦国在关中平原大兴水利,修郑国渠,关中之地愈为富饶,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粮草。秦之密探遍布山东诸国,时刻窥探着各国的动向,朝堂之上,日夜谋划着破纵之策,或离间,或突袭,待机而动。

    数年过去,风云再起。秦国以王翦为帅,领十万大军东出,先攻韩之宜阳,宜阳乃韩之军事重镇,秦军攻势猛烈,韩军难支。韩王急向合纵诸国求救,楚、魏、赵三国迅速响应,各自出兵,以信陵君为统帅,会师于韩境之外。联军初战,士气高昂,楚军在前冲锋,魏军两翼包抄,赵军断后,与秦军激战于洛水之畔。王翦见联军势众,且配合默契,便退兵五十里,扎营坚守,欲寻联军破绽。

    信陵君深知秦军之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