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,燕国危在旦夕,秦贼嬴政欲吞天下,生灵涂炭。我欲求壮士出手,刺杀嬴政,救万民于水火,保燕国宗庙社稷。此等重任,非壮士莫属,望壮士怜我燕国情深,慨然应允!”言罢,伏地不起,眼中泪光闪烁。
荆轲心中一震,望向这位心系家国的储君,又环顾这飘摇乱世,深知此去九死一生,但侠义之心如烈火在胸,瞬间被点燃。他上前一步,扶起太子丹,朗声道:“太子既信我荆轲,我便以命相搏,虽千万人吾往矣!”
自那日后,荆轲入住太子丹府邸,被奉为上宾。太子丹倾尽全力,为荆轲筹备一切。珍馐美馔每日不重样,华服美裳皆为上乘之选,更搜罗天下奇珍异宝,供荆轲赏玩,只为博其欢心,让他安心养精蓄锐。
然而,荆轲心中清楚,要接近嬴政谈何容易。深思熟虑后,他向太子丹提出,需备两件关键之物:一是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,此地沃野千里,物产丰饶,乃燕国的心腹之地,嬴政觊觎已久;二是樊於期将军的首级,樊将军因触怒嬴政,逃至燕国,秦王悬赏千金、封邑万户欲取其性命,若以此二者为献礼,或可骗取嬴政信任,觅得近身之机。
太子丹闻及要樊於期首级,面露难色,连连摆手:“樊将军走投无路投奔于我,我怎忍心害他性命,此事万万不可!”
荆轲知太子丹仁义,便私下寻到樊於期,于庭院之中,将刺秦大义娓娓道来。樊於期听后,仰头望天,虎目含泪,悲愤长笑:“我樊於期此生与嬴政不共戴天,恨不能生啖其肉,今壮士欲为国除害,为民请命,拿我这颗头颅去又何妨!”言罢,拔剑自刎,一腔热血喷洒在地,映红了脚下的泥土。
荆轲跪地,手捧樊於期首级,泪水夺眶而出,向着苍天发誓,必不负将军所托。太子丹闻知此事,匆匆赶来,见状恸哭失声,与荆轲相拥而泣,二人情谊在这血与泪的交融中愈发深厚。
时光匆匆,离别的日子悄然来临。易水之滨,寒风凛冽,似要将天地间的最后一丝温暖也搜刮而去。燕国的王公贵族、文武百官、黎民百姓,皆身着素白麻衣,如霜雪般齐聚于此,为荆轲送行。
荆轲一袭白衣胜雪,头戴高冠,背负长剑,身姿挺拔如松,屹立风中。他手捧装着樊於期首级与督亢地图的匣子,神色从容,仿若即将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