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番闲言碎语的洗礼。
这让顾青甚至对出门都产生了恐惧。
……明明那是她自己的自由。
她所知道的朋友和同学中,不是整天忙于工作,就是已经加入了相夫教子的队列。
与他们不一样的自己……是不是真的很不正常?
跟那些朋友的相见,对顾青来说也成为了一种负担。
因为首先,别人问你现在在哪里上班的时候。
第一个问题顾青就回答不了。
总不能说还待在家里写小说。
赚不到大钱,就不算是份好工作。
在别人眼里,最多就只是一个平日里用来消遣的兴趣爱好罢了。
……
其实在此之前,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顾青也曾为几家公司工作过。
第一家公司的服装主要是针对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设计的。
二十代的顾青没有那个年龄层的审美,所以即使那里的条件不错,她只待了两个星期就立马选择了离开。
第二家公司的服装设计的定位人群和周围同事的年龄都与顾青相仿。
可是在那个基本上都是女生的地方,早就分好了自己的小团体。
虽然顾青的兴趣广泛,和谁都能聊得来,但要她明确的选个站队的话,她又很难抉择。
因为选择当季主打设计的时候,比起选择设计,更多的是团体间的斗争。
选了有能力的,别人跟你谈人情。
向人情靠,别人又指责你没有水平。
久而久之,顾青也觉得厌倦了,所以只待了半年,她也走人了。
第三家公司可以说是挺合顾青意的。
工资待遇比前两家都更为可观。
跟同期的人比,都可以算是中上层了。
这里的同事既不会刻意疏远你,也不过分团结。
可以一起说笑,也可以各持意见。
顾青在这里晃眼就过了一年。
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不懂得拒绝的性格,越来越多的事务压到了她的身上,需要沟通妥协的事情……也变得更多了……
这是所谓的能者多劳吗?
还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