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国公和定国公夫人闹翻了!
定国公府门外发生的那一幕,很快就传遍了京城,成为了被百姓们热议的谈资。
有人觉得定国公宋锦修是非不分,只因为外人的几句话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罪名往定国公夫人头上按,也难怪定国公夫人会怒而回了娘家。
也有的人觉得是定国公夫人太小题大做了,不过是一点误会,解释清楚便也就是了,如何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自己的夫君动手呢,实在是太不懂事了!
但不管外人如何议论,文氏却是在娘家安稳地住了下来,丝毫没有要回定国公府的意思。
宋锦修倒是来接了几次,却连文家的大门都没能进得去。
宋锦修乃是位高权重的定国公,被人接连这般打脸,又岂能没有脾气,几次之后,便再没来过了。
百姓们于是又纷纷私底下议论,也不知道最后是定国公先低头,还是定国公夫人先服软。
至于引发了这一切的乔氏和寿昌伯郑仕元……
呵,无人关心他们。
有关定国公府的消息,盛苓自然也都听说了。
就在她想着,文氏想要和离定是阻力重重,不知何时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,竟收到了来自文家的请柬。
“文老夫人六十大寿?”盛苓有些意外。
她如今与文氏确实有了些交情,或者说,文氏是将她当成了恩人来对待。
但文氏的一双儿女如今尚未找回,为了不节外生枝,文氏想来也是不愿意让人在这个时候因为她而留意到盛苓的,更不用说是为着文老夫人的六十大寿而给盛苓送请柬了。
文家乃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,在天下文人士子之中有着极高的声望,文氏的父亲,也就是文家如今的当家之人文老太爷,更是人人敬仰的大儒,文老夫人作为当家主母,她的六十大寿,可以想象往来的必定都是大夏朝颇有分量的权贵。
盛苓这个用林景瑞的军功换来的县主,在这些权贵面前,还真不算什么。
那这请柬……
不仅盛苓不明白,文氏也不明白。
请柬是文氏亲手写的,也是她让身边的丫鬟送给盛苓的,但她仍满心疑惑。
“长姐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