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哥,此事万万不可啊!”关羽高喝道。
“子严于我有救命之恩,而且是您在身边教养了十四载亲子,此不过一城一地之得失,谁敢言自己沙场不败?”关羽开口相劝道。
刚刚刘备沉默,他便已知答案,自己大哥心中一直在纠结,但自己此事却定要与大哥相悖了。
救命之恩,难报万一,此时若不开口,日后良心难安。
“云长,那你的意思是?”刘备询问道。
“子严先前出兵荆州,有功;此时失了上庸,有过。”
关羽说着,双膝跪地,双手抱拳进谏:“大哥,臣弟知自己本就是戴罪之身,但救命之恩不能不报,依臣弟之见,功过两难相抵,但念其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,不如令其作坦之副将,随坦之南下平叛,戴罪立功,如何?”
“这……”
刘备瞟了一眼诸葛亮,旋即背过身去,似在沉思。
“王上,云长所言亦不无道理,刚刚是臣言辞过激了。”诸葛亮手中羽扇一摇,呵呵笑道。
“唉~~~!”刘备摇了摇头,随后他转身将关羽扶起,道:“云长,快起来吧,我怎舍得赐死封儿呢?”
“是。”关羽缓缓起身站到一旁。
“孔明,依你之见,真就再无半分北伐之机?”刘备不死心地问道。
诸葛亮摇了摇头,没有言语。
恰逢此时,殿外一声急促呼喝:“报!”
一位亲卫立即快步走入大殿,单膝跪地报告道:”王上,上庸有将近二百残兵归来,如今领兵百人将正在外殿。”
“快!”刘备一招手,“快快!传人进来!”
“是!”
一炷香的功夫,百人将身着铠甲,满身污秽,单膝跪在刘备面前。
“你是哪支军队的?”刘备沉声问道。
“秉王上,在下吴三,是李虎将军几个月前选中前往上庸的。”吴三闷声回答 。
“李虎呢?”刘备问道。
“李将军……李将军阵亡了……,人都死了,兄弟们都死了……”吴三历经万难,有些崩溃道。
“吴三,你且喘匀气,慢慢说。”诸葛亮用白羽扇指向吴三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