荟萃,秦某初来乍到,正需仰仗各位的鼎力相助。待日后‘烧刀子’在江南扎根,秦某定不忘各位今日的提携之恩。”
他拱手作揖,一派谦逊姿态,却掩不住眼底的精明。
几番寒暄之后,一位身着锦缎,腰缠玉带,气度雍容的富商排众而出。
此人正是江南巨贾蓝启然,其名声之显赫,在江南商界可谓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“秦公子这‘烧刀子’的确是佳酿,老夫也颇为心动。只是江南之地,口味刁钻,这烈酒能否迅速打开销路,老夫心中尚存疑虑。”
蓝启然捋着胡须,语气中带着几分审视。
“若是一个月内,公子能证明这‘烧刀子’确有潜力,老夫愿投资设立酿酒坊,扩大生产规模,供给整个江南市场,不知公子意下如何?”
蓝启然此言一出,周围的商贾们纷纷噤声,目光在秦贺和蓝启然之间来回游移。
这看似优厚的条件,实则暗藏玄机,一个月的时间,要在江南打开销路,谈何容易?
这蓝启然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,借此试探秦贺的底细。
常明清将蓝启然的小心思尽收眼底,她轻摇羽扇,嫣然一笑,开口道。
“蓝老爷此言差矣,秦公子远道而来,人生地不熟,这一个月之期,未免太过苛刻。况且,这‘烧刀子’的品质,在座各位有目共睹,只要略施手段,何愁不能大卖?”
她顿了顿,目光转向蓝启然。
“莫非蓝老爷忘了,前些日子,您与李老爷、王老爷一同商议,想寻一新奇之物,打开北方市场?如今这‘烧刀子’不正是送到您面前的良机吗?”
常明清巧妙地将蓝启然与其他几位重量级商贾联系在一起,言下之意。
若是蓝启然错过这次机会,便会失去与其他商贾合作的机会,这无疑戳中了蓝启然的软肋。
秦贺感激地看了常明清一眼,而后转向蓝启然,语气诚恳地说道。
“蓝老爷的顾虑,秦某能够理解。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紧迫,但秦某愿意一试。我相信,‘烧刀子’的品质,足以征服江南的消费者。”
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,秦贺的目光被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吸引。